斑馬線會「說話」惠明盲校導盲行穿線啓用

導盲行穿線由三條白色實線貫穿斑馬線,白手杖可以感應的軌道,助盲生正確、安全地穿越馬路。(臺中市交通局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對很多人來說,辨識紅綠燈、走在斑馬線上,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對視障者而言,安全走路回家卻是充滿挑戰。白手杖、耳朵與心,是他們最信賴的導航。臺中市交通局在惠明盲校周邊設置了三條白色實線的「導盲行人穿越線」,猶如爲白手杖打造的專屬軌道,利用蟋蟀聲、布穀聲、鳥叫聲等有聲號誌,讓盲生分辨方向或該前進、停等了。

惠明盲校校長蔡旻玲說,校內視障與多重障礙學生超過60人,還有近300名教養與育幼院孩童,許多孩子會安排外出到公園、商場進行生活訓練與社會參與。「坐輪椅的孩子過馬路時間比較久,新增的紅燈倒數器與視覺化減速標線,不只保護了他們,也教育其他用路人放慢腳步、看見他們的需要。」

盲校總務主任費峻鴻則表示:「對盲生而言,第一堂課不是在教室,而是早上起牀時學習洗臉穿衣。他們的生活就是一連串克服障礙的過程。道路安全改善的背後,不只是鋪平了馬路,更象徵社會對視障者的理解與尊重。」

臺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除了導盲行穿線與有聲號誌,市府也推動「臺中Go-無障礙版」APP,結合候車亭服務系統,讓視障者能用手機啓動服務燈,減少摸索找按鈕的困擾。此外,市府也完成140處校園周邊路口與63處易肇事地點的交通改善,持續爲所有民衆打造友善安全的通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