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 英特爾執行長從被要求辭職到白宮座上賓
▲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圖/路透)
●翁履中/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就在幾天前,川普總統還在公開場合要求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立刻辭職」,理由是他與中國有利益衝突,甚至引發共和黨議員追問陳在中國企業與軍方關聯企業的投資背景。但週一的白宮場景卻完全不同——川普與陳立武會面後,稱這位新上任的執行長「故事非常精彩」,並安排內閣團隊下週再與他討論對策。
英特爾會後聲明則強調,雙方就「加強美國技術與製造業領導地位」進行了坦誠建設性的對話,並稱贊總統在推動關鍵優先事項上的領導力。市場反應立即出現反彈,英特爾股價在盤後上漲逾 2%,扭轉了川普首次發言當天股價下跌 3.1% 的頹勢。
這次高風險對話發生在英特爾的關鍵時刻。公司近年在 AI 晶片市場落後,裁員、縮減投資計劃接連發生,甚至取消了在德國與波蘭的製造基地,並減緩俄亥俄州的擴建。英特爾是《晶片法案》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已獲得 85 億美元聯邦資金,但能否如期完成專案也受到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幾天前,另一場「白宮交易」纔剛落幕——NVIDIA與 AMD 同意將在中國銷售 H20 與 MI308 晶片的 15% 收入上繳美國政府,換取出口管制鬆綁。這個模式由黃仁勳率先開啓,現在輪到了英特爾踏進白宮的談判桌,企業界正面臨全新的政治挑戰!
資本世界的規則 正在被川普用「商場談判邏輯」重寫
如果Intel執行長陳立武與中國的連結真是國安威脅,那這場會面根本不該發生,也不需要再談任何合作可能。這是今天會談的第一個關鍵:中國連結只是川普用來施壓 Intel 的藉口,真正的目的是用威脅創造談判空間,進而達到政治與經濟利益的雙重目的。
從要求辭職到讚美故事動人,川普的態度轉變之快,是他典型的談判模式:先製造出談判籌碼,把對手推到懸崖邊,再伸出「解決方案」的手。
這套劇本在白宮反覆上演,最近的案例就是 NVIDIA 和 AMD——兩家企業爲了出口中國的晶片業務,答應將 15% 收入交給美國政府,換取管制鬆綁。雖然,從正面解讀,確實算是黃仁勳找到辦法跟川普團隊打交道,但是,不論是黃仁勳的提議,或是川普團隊施壓的結果,營收繳給政府的決定,恐怕是沒有辦法中的唯一辦法!
坦白說,這是NVIDIA和AMD自救的故事,但並不能算是企業與政府合作的好案例,因爲,這個做法很可能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讓政府認爲可以更名正言順地直接介入企業營運,和利益分配。
Intel 現在也被拉進這個圈子,意味着川普政府對企業的影響力已經從政策規範擴張到商業模式本身。表現好的企業可能被要求「吐利」,表現不佳但具戰略價值的企業,則可能被川普團隊的商業大亨們「指導」經營方向。這讓美國的自由市場多了一層政治干預的陰影——資本世界的規則正在被川普用「商場談判邏輯」重寫。
更耐人尋味的是,川普並不只是在管理企業,而是在用這種「施壓-交易」的手法重塑國家經濟的遊戲規則,爲他和共和黨累積政治籌碼。當白宮可以挑企業「進行交易」,誰會是下一個?臺積電會不會是被要求合資拯救 Intel?而那些沒有進入白宮視線的行業,例如環保相關產業,是否將面臨極端不友善的政策環境?
在川普時代,國安理由、經濟政策與政治操盤,正以一種無框架限制的方式,重新編排劇碼,劇本由川普主導,場景是白宮,觀衆是選民,而以往呼風喚雨當慣主角的企業家,現在都成了被迫參與的配角。
▼從要求辭職到讚美故事動人,川普的態度轉變之快,是他典型的談判模式:先製造出談判籌碼,把對手推到懸崖邊,再伸出「解決方案」的手。(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轉載自「Dennis 的全球政治筆記」,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