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強勢復甦!誰有“10倍黑馬”潛力?
以算力、雲服務爲投資主線的A股市場上,半導體行業也迎來了重要轉折點,半導體公司在A股市場逐漸嶄露頭角,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科創板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U罕見漲停
2月21日,科創板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U“20cm”漲停,收盤價創歷史新高。公司股價自2024年2月6日低點以來累計漲幅超過620%,在申萬二級半導體行業個股同期漲幅中排行第一。
寒武紀-U的漲停並非偶然。公開信息顯示,寒武紀-U雲端產品線目前包括雲端智能芯片、加速卡及訓練整機。其中,雲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是雲服務器、數據中心等進行人工智能處理的核心器件。
算力方面,公司較早實現了多項技術的產品化。從雲端推理思元270、邊緣推理思元220、雲端訓練思元290,到最新發布的推訓一體思元370,公司可爲用戶提供覆蓋不同場景、不同算力規模的全系列產品。在多重因素的支撐下,寒武紀-U錄得年內首個漲停板。近期A股市場以算力、雲服務、數據中心等“軟科技”爲投資主線,寒武紀-U也因此受益。
當然,上述原因或許只是寒武紀-U漲停的外在刺激因素。從內在來看,1月15日,公司發佈2024年年報業績預告,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0.7億元至12億元,同比增長50.83%至69.16%;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3.96億元至4.84億元。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2.84億元,同比扭虧爲盈,這是公司上市以來單季度首次實現盈利。
半導體30餘股近1年漲幅超100%
蛇年新春以來,儘管資本市場的主角是DeepSeek大模型,但作爲硬科技的代表,半導體板塊近些年來也釋放着“光芒”。2月21日漲停股中,除寒武紀-U外,國民技術、峰岹科技、翱捷科技-U也紛紛“20cm”漲停。
拉長時間看,近1年(2024年2月22日至2025年2月21日),A股市場表現最爲亮眼的有兩大主線,第一大主線是包括算力、雲計算、數據中心(IDC)在內的AI主線;第二大主線是包括光模塊(CPO)、芯片在內的半導體主線。另外,機器人主線也極其強勢。
以半導體爲例,2024年2月22日至今,萬得光模塊(CPO)指數累計漲幅超過80%,芯片指數漲幅超過70%,半導體指數漲幅接近60%。
從個股來看,自2024年2月22日至今,申萬二級半導體行業161只股票,漲幅超過50%的個股接近80只,翻倍個股超30只。寒武紀-U以近500%的漲幅,大幅領先其他個股;樂鑫科技、瑞芯微同期漲幅均超250%;恆玄科技、上海貝嶺等個股同期漲幅均超200%。
近1年漲幅前十的半導體個股,自蛇年春節以來(2025年2月5日至21日)平均漲15%;峰岹科技、寒武紀-U、國民技術漲幅位居前三,均超25%。
全球半導體產業強勁回升
記者注意到,受全球市場需求的影響,在過去幾年中,半導體市場陷入了低迷期。A股市場半導體行業指數2022年及2023年均大幅下跌。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出口金額較上一年增長近31%,增幅創過去8年(2014年至2021年)最高水平;但2022年出口金額與上一年基本持平,2023年集成電路產業出口額在時隔6年後再次下降,且下降幅度爲2006年以來第二高。
不過下降趨勢在2024年得以扭轉,並實現強勁回升。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出口額突破歷史新高,接近160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15%。另外,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攀升至6351億美元,同比增長19.8%。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張,主要得益於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業內人士表示,人工智能的爆發式發展催生大量算力需求,推動芯片技術不斷革新。物聯網、智能汽車等新興應用領域的拓展,爲半導體市場開闢廣闊空間。各國出臺政策鼓勵半導體產業發展,加大研發補貼,降低企業成本,推動產業集羣建設,提供政策保障。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近期AI模型競賽加劇,推動產業加速發展,而芯片製造依然是我國AI產業主要瓶頸,未來有望逐步突破,國產晶圓代工環節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半導體個股業績強勁復甦
個股來看,半導體產業的業績復甦也同樣得以體現。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以披露2024年年報(含快報、業績預告下限)的115只半導體股票爲統計對象,時隔2年後,2024年整體淨利潤重回正增長,增幅接近20%。
2024年佰維存儲、江波龍、上海貝嶺、士蘭微等11只半導體個股業績扭虧。
佰維存儲預計2024年淨利潤下限1.6億元,主要受益於存儲行業復甦,業務大幅增長等因素所致。在最新的調研紀要中公司表示,國產DRAM和NAND Flash芯片市場份額較低,發展前景較大。隨着國內存儲器產業鏈的逐步發展和完善,以公司爲代表的存儲器研發封測一體化廠商也迎來了發展機遇。
士蘭微預計2024年淨利潤下限1.5億元,上年虧損超3500萬元。公司表示其子公司士蘭集成5、6英寸芯片生產線,子公司士蘭集昕8英寸芯片生產線,重要參股企業士蘭集科12英寸芯片生產線均實現滿負荷生產。公司已安排技改資金進一步提升8英寸線MEMS芯片產能、12英寸線IGBT芯片和模擬電路芯片產能;公司預計2025年5/6/8/12英寸芯片生產線將繼續保持較高的產出水平。
未來,半導體行業的業績復甦有望延續。根據機構一致預測數據,有130只半導體個股獲機構預測2025年淨利潤增長,僅2只個股2025年淨利潤增幅爲負數,這130只個股中已披露2024年年報(含快報、業績預告下限)的有93只。根據前述數據估算,93只個股2025年整體淨利潤增幅或超過2倍,晶豐明源、和林微納、滬硅產業2025年淨利潤有望大幅扭虧。
16只績優滯漲熱門股出爐
展望未來,半導體能否像近期的算力、IDC等板塊一樣,估值獲得大幅提升。海通證券表示,展望2025年,隨着AI+終端應用持續落地,包含手機、筆電、可穿戴等有望迎來大規模升級,進而帶動半導體需求持續復甦。WICA機構預計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至7189億美元,同比增長13.2%。
通過上文的分析,記者注意到,近1年漲幅居前的半導體個股主要具備兩方面特徵。第一,漲幅居前個股業績優質。漲幅前十的個股2024年業績大多以扭虧、預增爲主,如樂鑫科技、瑞芯微、恆玄科技等均爲預增;上海貝嶺2024年業績扭虧;寒武紀-U在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扭虧。第二,涉及熱門概念。除寒武紀-U外,全志科技涉及算力概念,臺基股份涉及儲能概念,上海貝嶺涉及低空經濟概念。
除了已經大幅上漲的個股外,半導體板塊的“黑馬潛力股”還有誰?據數據寶統計,2024年業績預喜(略增、預增及扭虧,含快報),機構預測2025年淨利潤增幅超過20%;且2025年2月5日以來漲幅低於15%(跑輸半導體行業指數),涉及算力、消費電子、AI眼鏡、數據安全、雲計算等熱門概念的半導體個股共有16只,其中樂鑫科技、恆玄科技、中微半導3只個股2025年2月5日以來遭“錯殺”,股價下跌。
業績方面,士蘭微、佰維存儲2只扭虧股也包括在內;其中士蘭微涉及智能穿戴、消費電子等熱門概念,機構一致預測該股2025年淨利潤增幅或超過350%,增幅位居16只個股首位;佰維存儲涉及AI眼鏡等熱門概念。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來源:數據寶
責編:李丹
校對:廖勝超
版權聲明
" Type="normal"@@-->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