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南亞科樂觀Q3毛利率轉正 拚Q4賺錢
南亞科公佈2025年第二季財務報告,南亞科今年第二季稅後淨損爲新臺幣41.09億元,但受到第二季臺幣急升,影響當季淨損約新臺幣11.24億元,顯見以季比來看,25%虧損是因對臺幣大幅度升值所衝擊。單季每股虧損爲新臺幣1.32元(每股盈餘依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30.99億股計算),創下11個季度赤字,併爲2011年第三季以來的近14年單季最低。
銷量大增而ASP仍下滑,加上匯損因素,第二季財報表現低於預期,南亞科李總提到,雖然銷貨量增加幅度高,庫存大幅度改善中,但非AI價格持續走跌,4、5月受到市場氛圍不佳,6月纔開始改善,整體第二季計價並非十分理想,不過6月價格已開始反轉且改善幅度不小,第三季價格商議也順利,可望價格有相當幅度改善。
南亞科針對整體市況說明,AI應用於雲端資料中心持續成長,帶動2025年需求;而非AI應用也在第二季底觸底反彈,故整體市場下半年維持穩健發展。
在供給方面,DRAM各大廠積極提升先進製程,分別拓展HBM及DDR5/LPDDR5市場,使得DDR4/LPDDR4產能縮減,供應商庫存調節順利。針對長鑫產能大增,南亞科表示,影響還是中國大陸內銷,集中在LPDDR5、DDR5,對整體市場仍仍有影響,但對於DDR4、LPDDR4影響相對小。
在需求方面,伺服器上,AI伺服器持續推升HBM需求,並帶動整體DRAM市場成長。手機上,AI手機規格持續升級,推升對高容量的LPDRAM需求。PC上,AI PC初期仍以企業客戶爲主,傳統PC需求仍偏保守。最後消費型電子終端產品上,DDR4/LPDDR4逐步降低PC與手機應用,成爲消費型應用主流。
至於關稅議題,南亞科表示,目前記憶體市場客戶暫無特別要求。而美國提到對半導體的232調查可能在7月底之前完成,李總也說明,半導體中,相對於記憶體,邏輯影響恐怕較大,但轉嫁到客戶能力亦相對強,對臺灣的整體影響不至於過於劇烈。而美國亦將對銅課徵關稅,半導體衝擊,銅的使用量,邏輯也比記憶體多。
展望下半年,南亞科總經理表示,下半年報價正向,AI方面應用如HBM價格已從去年中旬開始上漲,非AI市場目前佔9成,供需調整逐漸發生下,第二季季底非AI市場價格已開始上漲,非AI漲勢可望持續到下半年。目前南亞科DDR4產能利用率滿載,DDR4比重超過5成,DDR3+LPDDR3比重不到15%,南亞科也持續調整產線,會因應客戶需求彈性調整。
南亞科認爲,第三季營運績效可望大幅度改善,單季毛利率轉正深具有信心,但第三季淨利轉正尚有努力空間,預估第四季轉盈較有保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