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邁入新局 臺IP、ASIC業受惠

此次合作內容涵蓋SoC(系統單晶片)設計與製造,市場認爲,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可望因此爭取輝達新訂單,進一步催化先進製程及封裝平臺的突破。法人指出,臺廠智原已是英特爾IFS生態系成員,長期投入2.5D/3D堆疊架構開發,未來在x86生態系擴張之際,智原角色有望更加吃重,成爲這波合作的先行受惠者。

另一大亮點則是世芯-KY。該公司曾協助英特爾打造Gaudi 3 AI晶片,同時也是輝達NVLink Fusion生態系夥伴,具備串聯兩大巨頭經驗與技術。市場分析,世芯未來不僅有機會參與輝達與英特爾新世代AI伺服器系統開發,更能成爲雙方在CPU與GPU高速互連的技術橋樑。黃仁勳在記者會上特別提及PCIe Retimers、Repeaters等訊號連接方式,顯示相關IP業者將迎來龐大機會。

半導體業者進一步指出,英特爾的戰略投資不僅於SoC合作,晶圓代工纔是其核心盤算。過去IDM(整合元件製造廠)模式下,英特爾始終受制內部資源配置,如今透過與輝達攜手,有望重新界定代工與設計分工,使IFS服務導向更加明確。法人認爲,若輝達部分產品逐步轉向英特爾生產,將對臺積電獨霸格局形成挑戰,產業競合關係更趨複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政策,除臺積電外,英特爾同樣被視爲不可或缺的戰略支柱。法人分析,隨着輝達入股,英特爾在美國本土製造的角色更爲關鍵。臺灣矽智財廠如M31、力旺、晶心科,皆已加入英特爾IP聯盟,未來將率先受惠於美系IDM廠營運動能的恢復。法人預估,隨先進製程、先進封裝需求同步升溫,IP與ASIC業者營運將進入新一波成長循環。

業者指出,英特爾與輝達的世紀合作,不僅爲全球AI產業掀起新一輪板塊移動,也讓臺灣供應鏈再度站上浪頭。法人強調,在AI算力需求爆發、國際地緣政治加速推動供應鏈在地化的背景下,臺灣矽智財及ASIC設計服務業者,將憑藉生態系深耕與技術優勢,成爲最大受惠族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