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北美市場動能強 M31看好H1營運延續成長
M31第一季營收以美元計價爲主,單季營收達1,337萬美元,季增長32.5%,年增長22.6%。若換算爲新臺幣,2025年第一季營收爲4.35億元,季增長32.6%,年增長27%。單季稅後淨利2,000萬元,季增長137%,年減少53.8%。此外,受惠於美元升值,公司帶來了906萬元的匯兌收益。第一季每股盈餘(EPS)達0.47元。面對近期新臺幣快速升值,公司已於前一季逢高調節大部分美元現金,目前持有部位已大幅降低,並已通過董事會決議,將透過延伸性金融商品進行應收帳款避險操作,強化財務穩健度,有效控管匯率風險。
展望第二季,M31表示,雖然部分大型專案進度仍有不確定性,但晶圓廠客戶對IP需求優於預期,加上3奈米以下高速傳輸介面IP市場持續升溫,公司預期上半年營運將延續成長動能。
M31第一季授權金與權利金分別佔總營收的81%與19%,公司營收來源仍以IP授權爲主。儘管第一季工作天數較少,且爲傳統淡季,晶圓廠客戶需求卻明顯回溫,帶動授權金收入較去年同期與上一季皆成長。在權利金方面,受惠於海外晶圓廠量產平臺放量,加上USB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穩定出貨,首季權利金動能顯著轉強。展望中長期,隨着12奈米以下製程進入量產階段、中國22與28奈米產能持續釋出,以及多座海外晶圓廠加入量產行列,權利金規模可望持續放大,M31期望在2026年權利金可以挑戰營收佔比25%至30%。
在區域營收分佈方面,第一季中國市場佔總營收的25.8%、北美38.5%、臺灣16.5%,其他如歐洲、日本、韓國等地區合計佔19.2%。其中,北美市場受惠於5奈米與2奈米需求升溫,營收貢獻創下近五季新高,成長動能最爲明顯。相比之下,中國市場在去年逆勢成長後,今年首季需求略顯趨緩,其他海外市場則同步展現良好成長潛力。特別是在美國市場,2025年第一季2奈米IP需求明顯帶動整體營收表現。
總經理張原薰表示,第一季主要聚焦於先進製程與新制程平臺的開案,因此整體營收表現大致符合預期。展望未來,從第二季到第三季,M31將繼續與各大晶圓廠的合作,當然,M31會審慎評估每一項新案的投入,確保在不過度擴張人力資源的情況下,仍能維持良好的營運效率與獲利能力,希望第二季、甚至第三季能有更亮眼的表現。
張原薰表示,M31過去累積了大量先進製程與智慧製程的IP,當然希望這些投入能在今年陸續開花結果。不論是3奈米、4奈米,甚至6奈米的製程平臺,既然M31已經開發了這麼多IP,自然也期待這些能夠實際轉化爲公司的獲利來源。期待未來每一季的營運都能逐步提升,也期望2025年下半年能有更明顯的成長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