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藏書捐臺大 「文學不是吵架吵出來」
臺大圖書館今舉辦白先勇(圖)文學特展。記者何定照/攝影
作家白先勇近年決定定居臺灣,將原本在加州住家的藏書及手稿捐贈給母校臺大圖書館。臺大圖書館「滿天裡亮晶晶的星星:白先勇教授文學特展」今開幕,白先勇致詞時表示文學不是吵架吵出來的,是半夜一個人慢慢磨出來的,希望他的藏書讓臺大學弟妹持續感受閱讀的樂趣。
白先勇就讀臺大外文系時除創作許多經典,最著名事蹟是與同學王文興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今天他表示,他最快樂、最有衝勁的歲月就是念外文系的1957到1961年,當時政治保守、社會高壓,他們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透過文學天窗看到外面世界,文學就是他們的安身立命處,也是唯一寄託。
白先勇說,當時他們創作完全不牽扯治、不管左右立場,這種不牽涉政治的態度,其實就是種政治宣言。當年文壇常有交鋒,但他們不論任何爭執都不參加,因爲文學不是吵架吵出來的,是半夜一個人慢慢磨出來的,是非常孤獨的一條路。
「我們把文學放在最高。」白先勇說,《現代文學》成員廣含外省及本省第二代、海外華僑等,乍看背景不同,但大家都合在一起,從未因立場等差異吵架。他認爲這是因文學只有好文學、壞文學之分,從不論立場,大家都該寫就寫,這也是現在年輕人應有的衝勁。
白先勇也感謝臺大圖書館讓他上萬冊藏書有了家,他說在美國最擔心的就是往後藏書要到哪去,很高興臺大給了這些書安身落腳之處,他於是從2023年起陸續寄書回臺。他希望這些書能讓臺大學弟妹經歷閱讀的樂趣、相互分享,參與他的文化文學之路,這也是他認爲捐書之舉最大的意義。
捐出藏書中,他最不捨的是在美參加讀書會時所收心愛的西方文學經典,以及1987年赴大陸時,購藏的大陸早年雜誌《良友畫報》、《大衆》等。當年他將幾大箱這些雜誌運到美國,如今又運來臺灣,「放在圖書館,大家都可以看到,我這年紀,希望把這些與更多人分享。」此外也有他創辦晨鐘出版社時,所出版包括瘂弦名詩集《深淵》等。
手稿則包括白先勇寫父親白崇禧將軍的《父親與民國》,白先勇笑說,他寫父親傳記花了十幾年,自己都忘了手稿還放在桌上。其他首次展出的有〈遊園驚夢〉1982年改編成舞臺劇的劇本、《孽子》的舞臺劇劇本,乃至白先勇推廣青春版《牡丹亭》、《紅樓夢》研究等手稿原件。
特展由趨勢教育基金會贊助,展覽海報特別以白先勇「美少年」形象設計,將白先勇畫像置於歐洲藝術家慕夏風的裝飾框,綴以牡丹等花卉及白色蝴蝶,背景還有星光閃閃。白先勇說,這次特展很有創意,要特別謝謝策展人、他教《紅樓夢》的助教鍾秩維及楊富閔兩位助理教授。
白先勇各方友人今也齊聚,臺大文學院院長鄭毓瑜表示,白先勇是偉大引路人,帶大家看到人性的脆弱與空虛;臺大主秘王大銘表示將把白先勇藏書及手稿數位化,分享給更多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