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YouTuber阿滴不藏私教你高效工作流 這5個Mac設定、使用技巧學起來

阿滴於Today at Apple課程分享自己的高效工作秘技。記者黃筱晴/攝影

從英文教學到多語學習、旅遊內容創作,頻道擁有近300萬訂閱的知名YouTuber阿滴,十多年來以獨特的知識型內容起家,一路走出自己的風格與節奏。在每週持續更新、並不斷嘗試吸引目光的新主題背後,阿滴的創作流程,其實是一門高效率運作的系統化工作流。

完全將J人特性發揮到極致的阿滴這次不藏私,在Today at Apple課程中分享了他使用Mac時最實用的5大設定與工作技巧,搭配iPhone、iPad的接續互通功能,從桌面配置、跨裝置連動、拍攝流程到檔案管理,放大Apple生態系優勢,這些方法不僅適用於創作者,也非常適合學生與辦公室族羣,一起重新整理數位生活,瞬間提升生產力!

5個桌面打造專屬工作分區

阿滴習慣在固定的Mac桌面做固定的任務,手邊每臺裝置都會設定成相同的使用邏輯,他習慣將同類功能的應用程式放在同一個桌面,並在「系統設定 > 桌面與Dock >指揮中心」關閉「根據最近使用情況自動重新排列空間」設定,讓桌面排序穩定不變。

桌面1,提醒事項與任務清單,每日早上打開電腦就可以先檢視今天要做哪些事情。桌面2,社羣頁面與電子郵件,處理對外聯絡與訊息回覆。桌面3,全螢幕開啓瀏覽器,用於影片上傳與排程處理。桌面4,預留空白,方便工作時用來檢視檔案資料夾、整理影片素材。桌面5,Final Cut Pro剪輯作業區。

這種「任務導向式的桌面切分法」讓他能靠肌肉記憶快速切換工作狀態,不容易分心或混亂,搭配手勢操作與Dock工具列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此外,阿滴還會設定社羣媒體的使用時限,自律管理螢幕時間,展現驚人的自制力。

跨裝置接續互通 發揮Apple生態系優勢

阿滴形容Apple生態系就是他的「指揮中心」,其中最愛用的是各種「接續互通」功能。包括使用iPhone當作Mac的視訊鏡頭、用iPhone拍照檔案直接插入Mac備忘錄或是郵件中,又或是利用通用剪貼簿,在裝置間複製貼上資料、文字。

阿滴讚歎:「iPhone與Mac之間的互通太無縫了!」不只省去繁瑣的傳輸步驟,也讓靈感捕捉更直覺、更即時。對創作者而言,從口袋裡的iPhone到剪輯用的Mac,搭配AirDrop功能,幾乎能實現素材零時差傳遞。

檔案整理秘技 大量資料也能一目瞭然

拍攝素材時動輒成百上千個影片檔、數TB容量,如何整理纔不手忙腳亂?阿滴表示,出國拍攝時實行「每2天整理1次素材」的節奏,因爲可能會同時用不同裝置拍攝,在檔案傳到Mac之後,會調整成以「製作日期」排列,方便整合多裝置的拍攝時間線,並且將會用到的檔案重新依照主題,選擇以「名稱和計數器」重新命名。這樣的命名邏輯與分類方式,不僅讓他與工作團隊、剪輯師溝通更流暢順手,也可減少影片錯放或遺失的風險。

快捷鍵與螢幕工具靈活運用

對阿滴來說,效率來自於日常動作的標準化,幾個他最常用的Mac快捷鍵快跟着學起來。其中他最常用的就是截圖快捷鍵,Command + Shift + 3(全螢幕)、4(選取區域)、5(錄影),另外,將遊標移動到視窗左上角綠色按鈕,就會出現視窗排列快捷鍵,方便將正在使用的每個視窗快速排列整齊。另外,阿滴也習慣將Dock工作列改成靠左側擺放並隱藏,全螢幕應用不受干擾,同時讓常用工具更容易取用。

用iPhone「電影級模式」升級影片質感

阿滴也加碼分享了自己用iPhone拍攝的小撇步,雖然平常拍片經常使用運動相機自拍,也會用單眼相機工作,但阿滴最常用來隨手拍攝B-roll畫面的工具,還是隨身帶着的iPhone。他大推使用「電影級模式」拍影片,可讓畫面質感大大升級,點一下「f景深控制」按鈕,就能拖移滑桿來調整景深。拍攝時可長按鎖定對焦,拍好的影片也能手動編輯對焦點。阿滴表示,70%會使用電影級模式拍攝,需要用到5倍變焦時則會選擇一般錄影模式。

從英文教學、異國旅遊文化,到今年新開設《滴scussion》Podcast節目,阿滴靠的不只是創意,更是系統化的數位工作習慣。以上這些Apple生態系工作技巧與配置,不只是創作者的專利,也很適合所有重視效率、想讓生活更有秩序的人效仿。

將遊標移動到視窗左上角綠色按鈕,就會出現視窗排列快捷鍵,方便將正在使用的每個視窗排列整齊。記者黃筱晴/攝影

阿滴大推使用「電影級模式」拍影片,可讓畫面質感大大升級。記者黃筱晴/攝影

阿滴習慣使用5個Mac桌面分頁,打造專屬工作分區。記者黃筱晴/攝影

整理拍攝影片檔時,阿滴會以「名稱和計數器」幫工作檔案重新命名。記者黃筱晴/攝影

阿滴也經常使用iPhone、Mac跨裝置接續互通功能,徹底發揮Apple生態系優勢。記者黃筱晴/攝影

「提醒事項」App也是阿滴日常不可或缺、可跨裝置連動提醒自己待辦事項的好幫手。記者黃筱晴/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