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經濟夏天先引爆!業者提前瞄準冬季滑雪商機 產業鏈成形
(圖/今週刊提供)
時序入夏,旅遊業者已開始爲年底滑雪旺季預作準備。臺灣滑雪人口近年顯著成長,消費力牽動多項產業,造就可觀商機。
夏天的腳步正接近,街頭行人換上短袖對抗暑氣,旅行業者卻已開始搶推年底的滑雪行程。
4月底,星宇航空宣佈與日本東北滑雪場合作推出冬季套票;可樂旅遊推出奢華全包式滑雪度假村Club Med的旅遊行程,也開放早鳥預購。可樂旅遊產品部副理徐晏雯觀察,雖然距離出團還有半年,預購Club Med行程的旅客數,已經比去年增加1倍。
過去5年,臺灣的滑雪人口快速增長,對相關產品和服務的消費力,也隨之水漲船高。據《訪日外國人消費趨勢調查》數據推估,2023年約有近12萬人次的臺灣旅客赴日滑雪,較2019年成長逾五成。「滑雪已經從小衆變成冬季旅遊的主流。」 雄獅旅遊公關部總經理單葑肯定地說。
品牌競爭加劇
旅行社推主題旅遊
其實,滑雪運動在臺灣的醞釀已有數十年,早年是以國內的合歡山爲主要據點,90年代後才逐漸轉往韓國、日本。近年社羣平臺興盛,不少網紅分享滑雪照片,讓這項運動更受人注目。航空旅行業者、戶外裝備供應商,甚至滑雪教學機構,也在這波白色經濟中受惠,並試圖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
法國運動品牌迪卡儂,去年冬季檔期(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營收,較上年度增加38%,成長幅度創下歷年新高。迪卡儂臺灣區執行長紀傑夫指出,冬季營收躍升的關鍵在於主打滑雪與登山兼用的多功能保暖外套,整體冬季明星商品銷售翻倍,其中三合一冬季外套增長20%。原因之一就是臺灣赴寒冷地區旅遊、滑雪的人數明顯增加。因迪卡儂去年也開始與滑雪俱樂部合辦課程,希望進一步推廣滑雪運動,增加商品市場規模。
紀傑夫分析,迪卡儂的滑雪用品能受消費者青睞的關鍵在於,商品價格比同類品牌平均低2至5成,未來可能增加更多保暖外套、護具等品項,「我們掌握從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全部流程,不靠中間商,透過大量生產與全球供應鏈降低成本,才能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他說。
單葑觀察滑雪用品市況,符合臺灣近年出現大量滑雪初學者的現象,因爲大部分初學者第一次購買相關裝備,大多會先從入門款或平價品牌入手,待確定喜歡這項運動或技術能力提升,纔會轉向嘗試中高價產品。
面對蓬勃成長的滑雪人口,旅遊業成爲背後的推手,積極推廣滑雪相關套裝產品。如滑雪、賽車、登山等特定「興趣導向」旅行團,因統籌門檻高,消費者難以自行規畫,傾向委託旅行社,「主題旅遊是未來趨勢,目的明確,更能吸引特定族羣。」可樂旅遊公關主任陳致宇說。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465期)
(圖/今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