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罕見搶水文化 濁水溪畔重現籠仔笱

雲林縣林內鄉民早年爲灌溉農田,自制「籠仔笱」引濁水溪灌溉,發展出搶水文化,爲傳承逐漸被遺忘的搶水文化,「林內教芋部」今明兩天舉辦搶水比賽,今由學生組登場,不少學生第一次踩在泥巴田裡,相當興奮。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林內鄉民早年爲灌溉農田,自制「籠仔笱」引濁水溪灌溉,發展出搶水文化,爲傳承逐漸被遺忘的搶水文化,「林內教芋部」今明兩天舉辦搶水比賽,今由學生組登場,不少學生第一次踩在泥巴田裡,相當興奮,林內教芋部負責人林建安表示,今年已開發籠仔笱教具,將供在地學校教學使用。

「林內教芋部」今舉辦搶水比賽,兩天共有16隊參加,今由國小組搶先登場,小朋友合力扛着籠仔笱在泥巴田中競速,有人雙腳深陷泥巴動彈不得,一出發就「卡住」,重興國小一名小朋友說,這是第一次體驗踩在泥巴田裡的感覺,雖然泥巴噴到臉上,仍覺得很有趣。

林建安表示,早期民衆在旱季引水灌溉,以竹子自制頭寬尾窄的「籠仔笱」,堆疊成壩,引濁水灌溉良田,是在地獨特的搶水文化,但近年隨着時代演變,年輕一輩多不知,林內教芋部透過搶水比賽重現,希望下一代不忘飲水思源。

林建安表示,明天另有限量手工籠仔笱DIY體驗、免費芋頭料理品嚐,今年林內教芋部也開發出迷你籠仔笱教育,將供在地學校教學使用,讓早年搶水文化得以傳承。

雲林縣林內鄉民早年爲灌溉農田,自制「籠仔笱」引濁水溪灌溉,發展出搶水文化,爲傳承逐漸被遺忘的搶水文化,「林內教芋部」今明兩天舉辦搶水比賽,今由學生組登場,不少學生第一次踩在泥巴田裡,相當興奮。記者陳雅玲/攝影

林內教芋部負責人林建安(左)表示,今年已開發籠仔笱教具,將供在地學校教學使用。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林內鄉民早年爲灌溉農田,自制「籠仔笱」引濁水溪灌溉,發展出搶水文化,爲傳承逐漸被遺忘的搶水文化,「林內教芋部」今明兩天舉辦搶水比賽,今由學生組登場,不少學生第一次踩在泥巴田裡,相當興奮。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