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英才匯南粵”說到做到

今年以來,廣東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的部署安排,圍繞“粵聚英才、粵見未來”主題,廣泛募集崗位、強化精準對接、提升優質服務、持續擴大聲勢。截至7月中旬,全省已吸納超過100萬應屆高校畢業生留粵來粵就業創業,進一步夯實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充分彰顯經濟大省挑大樑的責任擔當。

廣東既是經濟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就業大省。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淨增74萬人,新出生113.3萬人;城鎮新增就業超143萬人,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10萬人的年度就業任務,並且實現4386萬異地務工人員穩定就業,是名副其實的就業超級“蓄水池”。今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預計達1222萬人,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是廣東送給廣大畢業生的最好禮物,也是爲了穩定全國就業大局。

今年3月16日,廣東省委、省政府攜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舉辦2025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活動啓動儀式暨“百萬英才匯南粵”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

活動吸引了1000多所高校近12萬學生參加,其中清華、北大、武大、西安交大等全國多所重點高校“組團”應聘,不少學生從全國各地趕來參會。

4月份,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西安、長沙、南京、成都開展的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以8城爲支點組織發動京津冀、長三角和成渝地區、關中地區1500多家高校超14萬高校畢業生參加。

5月份,省級職能部門牽頭組織了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製造業、教育、醫療衛生、青年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等專題招聘活動,精準吸納專業人才。

“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緊緊圍繞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需要,聚焦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羣,突出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充分發動華爲、比亞迪、騰訊、美的、大疆等科技巨頭拿出大量優質崗位,組織發動各類企事業單位動態募集120多萬優質崗位,以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優秀高校畢業生。

3月以來,累計組織2.1萬家重點企業在“粵就業”小程序發佈62.5萬個崗位,其中面向博士、碩士的崗位8.6萬個,面向本科生25.6萬個,面向大專和各類技工學校學生28.3萬個,年薪10萬元以上崗位近26萬個,年薪20萬元以上崗位超6.5萬個,年薪50萬元以上甚至百萬年薪的崗位超5000個。

從留粵就業的省內應屆高校畢業生情況看,製造業吸納畢業生最多,超10萬人,人數佔比從2020年的14.72%提升到2025年的19.21%,人工智能、機器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相關專業畢業生超4萬人,對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人才支撐作用明顯提升。

政策加持、登門求才、暖心服務、全球納賢……一共舉辦高規格、高質量的各類招聘活動4000多場,廣東不斷釋放出求賢若渴的鮮明信號,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廣東、圓夢廣東。

全省各地通過搭建線下線上聯動招聘平臺,全力貫通供需匹配橋樑,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各地通過高校院系精準推送、小分隊直接上門等方式,強化供需匹配,建立長效機制,推動用人單位和高校簽訂人才培養、招聘等合作協議。

同時,着力打造“永不落幕”引才平臺,在“粵就業”小程序設立“百萬英才匯南粵”專區,積極發動企業深挖優質崗位,創新直播帶崗、線上宣講、崗位解讀等新場景,招聘平臺通過智能匹配系統做好供需匹配,在後臺自動爲求職者和招聘崗位進行雙向篩選,靶向推送適配信息至目標羣體,確保供需匹配精準度,精準鏈接優秀人才。

針對高校畢業生需求,廣東更推出“五有三好”(就業有補貼、創業有扶持、創新有資助、求職有住所、落戶有補助,博士後福利好、急需緊缺人才待遇好、高層次人才服務好)政策包。緊抓AI應用,探索引入AI電話主動聯繫服務對象,引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AI診斷簡歷、模擬面試、崗位推薦等服務,提升人崗匹配效率。

全省各地用心用情提供城市禮遇,加強畢業生求職就業住房保障,通過英歌舞、嶺南醒獅、雙皮奶、工夫茶、鮮荔枝等文化展示,讓全國各地人才走進廣東、愛上廣東、紮根廣東。

廣東,正在以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爲牽引,積極打造培養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態,密切與港澳的協同聯動,增強引才聚才質效,讓“灣有引力”持續增強,助力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的創新能力和在全國的輻射帶動作用。

內容來源:深圳特區報

內容編輯:深圳人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