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辣椒(多味齋)

肖克寒

幾天前,三四個朋友在一家山間餐館吃飯。酒過三巡,要老闆加個特色土菜,老闆推薦白辣椒炒油豆腐。彷彿起了連鎖反應,鄰近兩桌也喊起來:“給我們也來一份吧,白辣椒莫切碎了!”

白辣椒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曬白後稍作加工的辣椒,既可佐菜,也可單獨素炒。

記得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在一所農村高中讀書,生活清苦。寄宿生吃的是拌了乾紅薯粒的飯,就着自帶的鹹菜硬往下嚥。那段日子,素炒白辣椒立了大功。

這素炒白辣椒,就是將白辣椒切碎,用一點豬油炒炒,加入些蒜末。雖然簡單,卻脆香、微酸、鹹辣,特別下飯。故鄉人嗜辣,過了端午,辣椒多起來,人們就開始做白辣椒。有個做過代課老師的伯孃,人們習慣叫她“師傅娘子”,白辣椒做得最好。她家後園,周圍扎着半人高的竹篾籬笆,園內除了種尾參,就是種辣椒。辣椒開着小白花,長得枝繁葉茂,結的辣椒量多、壯實、辣勁足。“師傅娘子”的辣椒除了自己吃,還要送一些給別人,剩下的多用來曬白辣椒。

看準晴朗天氣後,“師傅娘子”就開始挑選辣椒,選的都是一些稍老的、長而飽滿的青辣椒。辣椒洗淨後,用開水焯一下,然後撈出來攤在圓形的大團篩裡,放在柴垛上讓太陽暴曬。當曬到五成幹,變成灰白色時,“師傅娘子”就將辣椒收集起來,一個一個剪開,撒上粗鹽,拌勻,再小曬一會兒,然後用帶水槽的小陶瓷罈子醃好,槽中盛滿水予以密封。個把月後,就看見“師傅娘子”拿出白辣椒來做菜了。

“師傅娘子”家做的白辣椒,差不多可以吃到次年新鮮辣椒上市。

“師傅娘子”的孃家在安化,衣食住行浸潤着湘中梅山文化。平時她會做很多富有特色的農家菜,如爆炒牛肚、三合湯等,都是就地取材,讓人大快朵頤。就連那普普通通的白辣椒,在“師傅娘子”那裡也弄出多種風味來,除了素炒,還有白辣椒炒乾肉、白辣椒煮魚、白辣椒炒雞雜等,菜品多多,辣得人直冒汗,卻越吃越饞。

如今,這類與白辣椒相關的土菜,在很多農家樂的餐桌上都成了招牌菜。

我在“師傅娘子”手下讀過書。大概見我讀書還肯用功吧,上高中時,她經常送我些拿手好菜,讓我帶到學校去,像白辣椒炒小魚、白辣椒炒豬血丸子,既下飯又有營養。我每每感激,這時“師傅娘子”就會笑着安慰:“伢崽,吃得鹹,霸得蠻;吃得辣,走天下。加油讀書吧!”後來“師傅娘子”因兒子在安化工作,就去城裡長住了。從此難以吃到她親手做的白辣椒菜,但那份溫暖,早已給了我辣椒般的生活熱情和勇氣。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9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