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年代首席技術官熊唯誠:將重點聚焦沙漠場景的光伏大基地
中經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北京報道
近年來,光伏技術的快速迭代與市場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正深刻影響着膠膜企業的研發方向與戰略佈局。
“我們將重點聚焦沙漠場景的光伏大基地。”近日,百佳年代首席技術官熊唯誠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熊唯誠提及的光伏大基地即大型風光基地。按照有關規劃部署,到2030年,我國將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爲重點的大型風光基地,總裝機容量達到4.55億千瓦。
據CPIA機構初步統計,2025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約212GW,同比增長107.84%。但受分佈式光伏發電管理辦法及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等因素影響,業內普遍認爲下半年光伏市場新增裝機規模將回落。在此背景下,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爲重點的大型風光基地則成爲支撐應用市場需求的重要驅動力。
沙漠的強紫外線輻照、極端高溫及沙塵暴等惡劣環境,也對光伏組件的封裝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光伏膠膜作爲光伏組件的關鍵封裝材料,需具備耐熱性、耐低溫性、耐氧化性、耐紫外線老化性等多重性能,以確保組件在露天環境下長期穩定運行。
熊唯誠告訴記者,當前風光大基地採用的光伏組件類型以TOPCon組件爲主,但是沙漠強光照、強紫外線的環境會使TOPCon組件容易受到紫外線誘導衰減(UVID)影響,致使組件功率下降。早期經過海外權威機構(如TÜV、NREL等)測試,TOPCon組件在強紫外環境下可能出現中位數2%—3%的功率衰減,極端情況下可達8%。
爲此,膠膜企業推出了針對性解決方案。熊唯誠介紹,百佳年代推出的Betterial®沙漠光伏專用膠膜,採用UVB動態截止與定製化光譜適配技術,可有效阻隔有害的UVB/UVC短波紫外線,同時允許對發電有益的UVA長波紫外線和可見光高效透過,從而在保護電池片的同時實現最大化的光能利用率。
除沙漠場景外,海上光伏也已成爲光伏開發與投資的其中一個方向。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待建或正在建設的海上光伏項目規模已經超過10GW。
相比沙漠,海洋的高水汽、強鹽霧、往復風浪等環境是光伏組件需要面臨的複雜挑戰。百佳年代推出了海上專用封裝膠膜,通過產品優異的抗酸性、更高的離子阻隔性性能,爲海上光伏組件提供可靠保護。
目前,百佳年代在TOPCon、異質結、BC、鈣鈦礦和疊層鈣鈦礦封裝技術上實現了迭代升級並推出了專用膠膜。比如,除了上述在沙漠場景適用TOPCon組件而推出的專用膠膜方案,百佳年代還針對BC組件推出了專用超阻隔膠膜、Betterial®高反黑封裝膠膜,針對鈣鈦礦疊層組件主要推出了高溫耐蠕變的熱塑性TPO膠膜。
熊唯誠告訴記者,隨着行業從單結鈣鈦礦向晶硅-鈣鈦礦疊層組件邁進,一個緊迫的挑戰隨之浮現:晶硅底電池的熱斑效應。熱斑會導致局部溫度驟升至100℃以上,這會急劇加速對熱、溼、氧極爲敏感的鈣鈦礦頂電池的性能衰減,因此需採用高溫耐蠕變、高溫持久剝離力的 TPO 膠膜。
對於光伏膠膜產品的發展趨勢,熊唯誠認爲,從技術迭代的角度來看,未來隨着高效電池效率的持續提升,組件會越來越怕紫外線,紫外截止和紫外轉光膠膜有助於爲組件的性能和壽命保駕護航。長遠來看,量子剪裁等先進光子管理技術有望提升光能利用率,這也對配套的專用膠膜材料提出了新的需求。此外,針對不同的環境,需要不斷提升封裝膠膜的性能,更加適應高效敏感電池的需求。例如,針對BC、鈣鈦礦等高效電池的0BB封裝工藝,百佳年代也開發了具有更高阻隔性和適應性的專用膠膜。
百佳年代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專注於新能源高分子材料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企業,主營產品包括光伏封裝膠膜、光伏背板/前板、儲能/鋰電用絕緣材料、特種塗層及膠粘劑等。公司現有常州、鹽城、滁州、咸陽、越南、印度尼西亞、土耳其七大生產基地,全球封裝膠膜規劃產能超130GW,光伏膠膜出貨量位居全球前三。
經過多年發展,百佳年代於2023年1月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書,擬登陸上交所主板上市,但於2024年6月撤回申請文件。
如今,百佳年代在上市道路上或與友商——天洋新材(603330.SH)擦出火花。8月22日,天洋新材披露的一則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將由李哲龍及其一致行動人變更爲百瑞興陽及其一致行動人偉創佳則,實際控制人將由李哲龍及其一致行動人變更爲茹伯興、茹正偉。百瑞興陽由百興集團通過百興產投控股,而百興集團同樣是百佳年代的控股股東。
(編輯:董曙光 審覈: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