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會賴清德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讓臺灣出現在國際平臺
賴清德總統接見由威爾遜率領的「國家民主基金會」訪問團。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由威爾遜率領的「國家民主基金會」訪問團,重申臺灣將和民主夥伴國家共同打造安全穩固的供應鏈、防範威權滲透。威爾遜表示,此行期盼與臺灣在關鍵領域建立夥伴關係,讓臺灣有機會出現在原本可能被排除的國際平臺上,也將持續支持國際組織來臺設立辦公室,深化雙方人民間的連結。
「國家民主基金會」訪問團今天赴總統府,分別拜會賴清德總統與副總統蕭美琴,這是基金會會長威爾遜上任後第4度來臺訪問。賴清 德表示,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長期以來和臺灣公民組織緊密合作,近年來更積極協助民間團體走向國際,與世界各地非政府組織建立夥伴關係,進一步凸顯臺灣在全球民主網絡中的關鍵角色。
根據「經濟學人資訊社」發佈的民主指數,臺灣是亞洲第1、被評爲「完全民主」;另外在「自由之家」的「全球自由度報告」,臺灣排名亞洲第2。他說,這些表現都是臺灣人民共同打拚的結果,也是世界各國支持臺灣努力的結果。
面對威權主義持續擴張,他強調,臺灣除了提升自我防衛力量,強化全民防衛意識,也會和民主夥伴國家深化安全與經貿合作,共同打造安全穩固的供應鏈、防範威權滲透,提升國家的民主韌性。也將持續與全球民主社羣攜手同行,一起鞏固民主價值,促進區域和世界的繁榮發展。
威爾遜致詞時肯定臺灣無畏地擁抱自由民主價值,因而獲得全世界的欽佩與關注,如同賴總統所言,臺灣的民主力量強化自身的國家安全,也讓美國的支持更加堅定,並持續爲維護臺灣的民主貢獻心力。
他剛就任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主席時,便與「臺灣民主基金會」合作,邀請來自70個國家的300位民主倡議者參與「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親身體驗臺灣的民主活力,瞭解支持臺灣正是對民主與自由的承諾中重要的一部分。
威爾遜表示,此次訪臺是爲了進一步強化與臺灣人民的合作及推動民主團結,期盼在關鍵領域建立夥伴關係,並確保臺灣的組織和聲音能在國際場域被聽見,共同討論民主未來、國際自由原則等議題,讓臺灣有機會出現在原本可能被排除的國際平臺上。
他說,基金會並持續支持國際組織來臺設立辦公室,如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 IRI)和「國際民主協會」(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 NDI)等,深化雙方人民間的連結。
威爾遜強調,期待協助臺灣的組織讓世界更瞭解認知作戰與威權主義對臺灣、乃至全球自由社會的壓迫。也希望與利用科技促進民主和自由的臺灣組織與企業家共同合作,確保人工智慧能被妥善運用。
蕭美琴也在接見訪問團時表示,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長期以來與臺灣所建立的夥伴關係,並表示,數十年來「國家民主基金會」一直與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共同追求民主發展,並見證臺灣經歷政治轉型的過程,如今成爲堅實、有活力且充滿生氣的民主體制。
她提到,在這個過程中,臺灣也成立「臺灣民主基金會」作爲「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夥伴,期待未來不僅持續合作,也與「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夥伴機構—「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DI)、「國際共和研究所」(IRI)深化合作。近年來,這兩個機構也已在臺設立據點,相信將成爲強化臺灣民主的穩固基礎,也能將這些努力推展到整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