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Q3財報:模型日調用量增長30倍 超級有用的AI正兌換價值
11月21日晚,百度(NASDAQ:BIDU)發佈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財報顯示,三季度百度總營收336億元,核心營收265億元,歸屬百度核心的淨利潤75.4億元,同比增長17%,超出市場預期。
9月,百度App月活用戶達7.04億,同比增長6%;季度內,百度核心在線營銷收入188億元。
業績穩健增長的同時,多組關鍵數據勾勒出百度AI戰略的落地成效,百度也展示了一份亮眼的“應用成績單”:文心大模型日調用量從去年Q4的5000萬次增長至本季度的15億次,達到了30倍的飛躍,日均處理Tokens文本超1.7萬億;百度App的AI功能已覆蓋近70%的月活用戶,用戶與AI每日總互動次數可達數千萬。
在11月21日,《財富》發佈第二屆全球“《財富》人工智能創新者50強榜單”(Fortune 50 AI Innovators),百度成爲唯一兩年入選的中國企業。同時入選50強的還有微軟、英偉達、OpenAI等全球知名科技企業。
在不久前的百度世界2024發佈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以《應用來了》爲演講主題的再次強調AI應用的重要性,並提出“不是要推出一個超級應用,而是要打造數百萬個超級有用”。
堅持用AI重塑所有業務的百度,已在“超級有用”的戰略下將百度文庫從傳統工具升級爲生產力平臺。今年9月,百度文庫AI功能的月活用戶(MAU)突破5000萬,同比增長超300%;且用戶付費意願不斷增強,第三季度訂閱收入同比增長23%。
截至11月,飛槳文心生態開發者數量達到1808萬,進一步推動AI開發者生態的繁榮。公開數據顯示,百度文心智能體平臺上已有15萬家企業和80萬開發者,涵蓋公司、工具、職場、角色、娛樂等各類場景。
從文心大模型調用量的爆發式增長到智能體生態的快速擴展,再到搜索、文庫等拳頭產品的AI化升級,百度正在以“超級有用”爲核心,構建一個以AI爲驅動的“超級應用”大生態。
“超級有用”:從應用生態到價值釋放
李彥宏在近期訪談中說,不是說AI行業沒有超級應用,而是時機未到。在價值創造的長期思考中,百度沒有把注意力全都放在 “超級應用”,而是選擇了另一條更爲務實的路徑:打造數百萬個“超級有用”的應用生態。
作爲一種複雜系統,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夠展現出“涌現“的能力,而在商業世界,只有將“超級有用”的應用作爲推動AI生態迭代的基礎單元,先做好每個單元的高效應用,才能在動能的累積中實現質變,最終催生出“超級應用”。
季度內,百度持續升級文心大模型的能力,專注於提升模型的效率與性能。基於自主研發的四層人工智能技術棧優化,旗艦模型文心 4.0 Turbo的推理效率在短時間內取得顯著進步,自6月發佈以來,性能提升高達48%。李彥宏還在電話會上透露,百度將於2025年初推出文心大模型的新版本,以鞏固在基礎模型上的領先優勢。
三季度,百度推出了ERNIE Speed Pro和ERNIE Lite Pro兩款輕量模型,進一步豐富了文心繫列模型矩陣,且與上季度推出的ERNIE Speed、ERNIE Lite相比,增強版Speed Pro和Lite Pro具有更低的延遲、更高的吞吐量、更好的穩定性和更高的準確性。
文心大模型的持續優化以及廣泛應用驅動日調用量陡增,也推動百度智能雲等業務快速增長,釋放商業價值。
三季度,百度智能雲營收達49億元,同比增長11 %,Non-GAAP 經營利潤率同比提升。AI貢獻的收入佔比增長至超11%,作爲對比,去年四季度首次披露該數字時,僅爲5%。
電話會披露,三季度,百度智能雲的增長主要由互聯網、教育、金融等行業對模型訓練和推理的高需求帶動,其中,來自腰部企業客戶的增量收入環比增長170%。據IDC在8月發佈的《中國人工智能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2023》報告,在中國AI公有云市場,百度智能雲已連續五年位居第一。
在餐飲行業,百勝中國引入了基於文心大模型的AI智能客服系統“客悅”,在高峰時段,其API日調用量突破數百萬次,客服機器人的問題解決率提升到了約90%。教育領域的考試寶通過應用文心大模型,實現了試題解析的智能化,每條試題的解析成本降低了99.8%。同時,考試寶的付費用戶比例翻倍增長,整體收入提升了246%。
全棧佈局打造“超級有用”
作爲百度AI長期戰略的第一步,“超級有用”的實現離不開技術的持續突破與應用的全面落地。從基礎模型到應用生態,再到降低開發門檻的工具創新,百度正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AI能力深度賦能各行各業。
技術突破是實現“超級有用”的基礎保障。本季度,百度在模型能力、算力效率和多模態技術上都取得了顯著進展,讓大模型變得“更好用“、”更易用“和”更有用“。
在圖像生成等多模態領域,百度近期發佈了全新檢索增強型文生圖技術“文心iRAG”(image-based RAG)。這一技術將RAG能力從文本生成拓展至圖像生成,有效解決了生成幻覺問題,大幅提升了圖像生成的精確性。無論是在影視創作、漫畫製作還是廣告海報設計中,iRAG技術都展現出極大的實用性,爲內容生成領域打開了全新的可能性。
在AI算力方面,百度智能雲本季度升級百舸AI異構計算平臺4.0,進一步提升了大規模算力集羣的管理能力。目前,百舸AI異構計算平臺已具備成熟的10萬卡集羣部署和管理能力,且在萬卡集羣上實現了99.5%以上的有效訓練時長,能夠將兩種芯片混合訓練大模型的效率折損控制在5%以內,達到業界最領先的水平,使企業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完成高強度的模型訓練和推理任務。
智能體被視爲AI應用的主流形態,也是“超級有用”生態中的核心支柱。百度通過文心智能體平臺,構建了一個開放、豐富的智能體生態,目前已吸引15萬家企業和80萬開發者入駐,涵蓋企業、工具、職場、娛樂等多種場景。
文心智能體平臺的優勢在於,其極大降低了智能體的開發門檻,並提供多樣化的分發路徑,幫助開發者快速實現商業化。以比亞迪爲例,其官網上線智能體後,銷售線索轉化率提升了119%。這種模式不僅助力企業提高運營效率,也將智能體打造爲各行業場景中不可或缺的服務工具。
此外,智能體作爲百度搜索內容重構的重要環節,爲用戶提供了更豐富的搜索體驗。從AI生成的摘要和圖片,到動態內容和數字人服務,智能體已成爲百度搜索連接用戶需求與AI能力的關鍵橋樑。
爲了讓更多人蔘與AI應用的開發,百度推出了無代碼工具“秒噠”,將AI開發門檻降至新低。“秒噠”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允許用戶無需編寫代碼即可完成複雜應用的創建。這種創新工具極大地提升了開發效率,使任何人都能快速將創意轉化爲功能齊全的應用。
“秒噠”的價值不僅在於技術門檻的降低,更在於推動AI應用的規模化爆發。自發布以來,“秒噠”已吸引超過5000家企業申請測試,並在教育、金融、零售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泛的適用性。
李彥宏認爲,將人工智能的能力拓展至程序員人羣之外,將推動下一輪創新浪潮,釋放出巨大的社會價值。
生態革新打開想象空間
李彥宏在電話會上表示,百度堅持以人工智能爲核心的戰略,提升AI能力是百度的長期戰略重點,亦是由人工智能驅動轉型的基石。他指出,這一戰略將使百度抓住長期的重大增長機會。
AI應用的未來存在廣闊的想象空間,從智能雲到自動駕駛,從智能體平臺到搜索生態,百度以AI技術爲核心驅動,全面革新傳統模式,構築起覆蓋多領域、多場景的智能生態。
百度智能雲作爲AI技術落地的重要載體,已建立起中國最大的大模型產業落地規模,覆蓋超過60%的央企和大量民營企業,與各行業的頭部客戶共同推進AI創新。據IDC發佈的《中國模型即服務(MaaS)及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追蹤,2024H1》報告顯示,2024上半年,百度智能雲在「中國MaaS市場」和「中國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中,市場份額均爲第一,分別爲32.4%和17%。
公開數據顯示,百度智能雲千帆大模型平臺已協助客戶精調了3.3萬個模型,開發出77萬個企業應用。這些定製化模型和應用,不僅幫助企業提升效率,還進一步拓展了AI能力的應用場景。
大模型技術也重構了自動駕駛。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通過大模型與算力的深度結合,不斷優化車輛的感知、決策和控制能力,爲出行安全和效率帶來了革命性提升。
2024年5月Apollo Day上,百度發佈全球首個支持L4級無人駕駛應用的自動駕駛大模型Apollo-ADFM(Auto-Driving Foundation Model),兼顧技術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做到安全性高於人類駕駛員10倍以上,實現城市級全域複雜場景覆蓋。
截至2024年10月28日,百度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已在全國累計提供超過800萬次的乘車服務,三季度內的服務量同比增長20%,達到98.8萬次。
在李彥宏的構想中,“超級應用”更大概率是由開發者創造的。這也與百度目前的戰略方向高度一致。百度搜索正在通過智能體的全面引入,重構搜索生態,將其打造成智能體的主要入口。文心智能體平臺已吸引超過15萬家企業和80萬開發者,這些智能體被廣泛應用於企業服務、職場助手、內容創作等多個場景,爲百度搜索生態注入了更多多元化的能力。
近期舉辦的百度世界2024上,百度文庫與百度網盤聯合打造了工具類智能體“自由畫布”,亮相首日即吸引超20萬人排隊預約。
AI搜索成爲大模型下半場競相追逐的賽道,百度搜索正在進行以智能體爲基本單元的重構工作,有望在AI時代成爲流量和服務分發的核心樞紐,爲用戶提供更智能、更個性化的體驗,成爲AI時代的“第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