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婦肝功能異常竟是零期癌 電燒治療去腫瘤保肝臟

新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鄭煜明說,零期肝癌治療後平均存活率超過10年以上,及早發現很重要。圖/新店慈濟醫院提供

新北83歲黃姓婦人肝臟有一顆約1.5公分腫瘤,確診爲零期肝癌,透過電燒治療保住完整肝臟。醫師提醒,肝癌患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及早發現與治療是關鍵。

新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鄭煜明說,臺灣肝癌高危險族羣主要與B、C型肝炎相關,B型肝炎約佔5成、C型肝炎約4成,其餘與脂肪肝或酒精肝等有關。隨着疫苗及抗病毒藥物的普及,肝癌整體發生率逐年下降,但一旦感染過B、C型肝炎,就有罹癌風險。肝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隨病情惡化,若腫瘤壓迫到膽管可能出現黃疸,晚期易發生轉移,導致肝衰竭、腹水、食慾下降與體重驟減,將嚴重影響生活。

根據臨牀數據,零期肝癌治療後平均存活率超過10年以上,若延誤至第二期則縮短爲5年,第三期降至2.5年,若已轉移,存活時間僅剩半年。

「在第零期使用電燒治療普遍可根治,不需要化療,已經有遠處轉移纔會考慮使用免疫療法及標靶治療。」鄭煜明解釋,電燒治療是透過超音波導引定位,使用電極產生電流,造成離子震動產生超過60度的熱能氣化腫瘤,比起手術能更完整保留健康的肝臟組織。

鄭煜明進一步說明,肝癌患者平均5年的複發率高達7成,電燒治療對於可能復發,需要多次治療的患者而言更具優勢,且此療法住院時間短,通常3日左右即可出院。

適應症方面,電燒治療適用於單顆或3顆以下、每顆腫瘤不超過3公分個案,且腫瘤位置不能靠近心臟、肺臟等重要器官。治療前需評估凝血功能,若有凝血嚴重異常且無法透過治療矯正者,則不適用電燒治療。

鄭煜明提醒,肝臟疾病通常在初期難以發現,易錯過治療佳機,建議45歲以上民衆終生主動接受一次B、C型肝炎篩檢,若是B、C型肝炎帶原者更需定期追蹤,若有相關症狀纔可及早以藥物控制或規律追蹤。

他強調,日常生活要注意避免飲酒過量、控制體重、規律運動,避免攝取久放的食物或不明來源的中草藥以免增加肝臟負荷,用均衡飲食取代過度進補觀念,並接種B型肝炎疫苗,以降低罹癌機率。

圖爲超音波導引下的電燒治療,黃色標記處爲肝臟腫瘤,周圍白色處爲氣化範圍。圖/新店慈濟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