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留在那細沙和海天一色間 觸動心靈的的海島旅行三選
【圖/文:溫士凱】
「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顏色,介於清晨天空與深海至沙灘的漸層之間,清澈得幾近透明,卻又蘊含着一種無法觸及的深邃。我一直相信,人與海有某種命定的連結。那片蔚藍,不只是度假的風景,更像是我靈魂的歸屬。疫情雖然攪亂了我們生活的既定步伐,也洗清了一切混濁,不是嗎?」這是2022年疫情剛解封,我在泰國喀比(Krabi)旅行,那天清晨於萊利海灘(Railay Beach)散步後,回到飯店的沙灘椅上休憩時寫下的文字。我在機場買了張明信片,將手機裡這段心情抄錄上去,寄回臺灣給未來的自己。現在再讀,嘴角不自覺上揚,腦海裡那片細沙與海天一色的藍,依然清晰。我一直很喜歡海島旅行,每年一定會前往海島,不論是潛水、跳島玩樂,或只爲單純地休息。回想這些年走過世界上許多島嶼,有三個地方,讓我把心遺落在那片海與細沙之間。它們像節奏各異的詩與歌,以最純粹的方式述說海的美與靜,也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我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彼此尊重與共生。
▲泰國喀比海島清澈的海水、白沙灘,再加上傳統長尾船,就是一張明信片的美麗。
▲泰國喀比的清晨的天空和海水,充滿戲劇性的夢幻色彩。
專欄作家|溫士凱 Danny Wen
全球第一位榮獲日本、泰國、臺灣三國四個觀光大使的華人旅遊作家。臺灣文化部列名「臺灣知名作家及文學作品」。共出版《遇見西拉雅》、《泰美味》等21本書,亦是廣播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獎」等三項得主,2024年起並擔任世新大學廣電系兼任副教授、緯來娛樂臺《溫來趣韓國打卡》主持人。
▲在飯店的網狀發呆牀享受馬爾地夫的海天一色,相當愜意。
位於泰國的喀比,是我經常重訪的地方,搭乘泰國傳統的長尾船,感受木質船身隨波搖晃的節奏,船頭繫着的鮮豔布條在陽光下跳動。許多時候,擡頭是如洗的藍天;低頭,海水清澈得彷彿不需潛水鏡,也能看見珊瑚與魚羣。那一刻,彷彿走進了明信片的美景中。無論是觀光客熱愛的PP島馬雅灣(Maya Bay),或是泰國人心中的最愛 Hong Island、Chicken Island、Poda Island,以及宛如潟湖的秘境 Lagoon,每一處沙灘都像被篩過的細粉,潔白柔軟。細沙從腳趾間流瀉,如同被面粉包覆,好生軟綿。當我躺在船上望向無縫銜接的海與天,那片藍彷彿無邊際。風從島的背後吹來,我想,在這樣的日子裡,即使沒有行程,也是一種無上的愜意啊!
▲疫情休養生息後的泰國PP島馬雅灣沙灘,更加亮麗迷人。
▲搭乘泰國傳統長尾船做跳島玩,宛如走進了時尚雜誌的畫報裡。
如果說泰國喀比是人與海的詩意交融,那麼菲律賓的阿波島(Apo Island),則是海爲我們上的一堂哲學課。還記得那天,我們從杜馬蓋地(Dumaguete)出海,潛入阿波島周邊如結晶釉般澄澈的海域。陽光穿透水面,映照出夢幻般的水下世界。偶爾,海龜悠遊身邊;偶爾低頭,珊瑚如花園般繽紛盛放,魚羣繞身旋轉,讓人心情大好。忽然,潛導示意我向前游去,只見一羣罕見的「傑克魚球(Jack Fish Storm)」就在眼前,彷彿等待我的出現,那一刻真令人驚喜與難以置信。
▲非常幸運地,在菲律賓阿波島海底遇見難得一見的「傑克魚球(Jack Fish Storm)」
▲獅子魚鮮豔美麗,但是有劇毒,少有天敵。
上岸後,潛導告訴我,這座小島是全球知名的海洋保護區。早年居民曾過度捕撈,導致生態崩壞;後來在接近私人保育的管理模式下,透過劃設禁漁區與制定規範,讓這片海重新獲得新生,併成爲潛水者的天堂。如今,每一位來訪的潛水客,都是見證這個社區如何用信念與行動,讓海洋重獲生機的見證者。我聽着聽着,嘴角不自覺浮起微笑,用點頭表達內心的感謝。午餐過後,我獨坐礁石曬太陽,思緒仍停留在那片深藍之中。我想,那或許是這十年來,我潛過最乾淨、最安靜,也最令人心懷希望的海域。
▲菲律賓阿波島的海域生態豐富,處處可見海龜出沒。
至於馬爾地夫的Soneva Fushi渡假村,與我過去認知的海島度假村全然不同。這裡不僅是極致奢華的六星級渡假村,更像走進時尚雜誌的永續夢幻島嶼,一串墜落在藍海中的珍寶傳說。還記得那天從水上飛機抵達登島,迎接我的不是冷氣與香檳,而是一羣赤腳、面帶笑容的管家。他們先遞來一個布袋,請我將鞋子放入,並告訴我這座島的渡假哲學:「Now News, No Shoes」,鼓勵迴歸最本真的生活狀態。進入房間,那座矗立海上的屋舍擁有私人泳池與無敵海景,還附一座滑水梯。我一時童心大起,從滑梯滑入海天一色的夢幻藍中,暢快無比。夜裡,還體驗了島上獨有的觀星設施,在專人導覽下透過NASA級望遠鏡欣賞滿天繁星,還用手機拍下月球表面,驚歎萬分。
▲Soneva Fushi 渡假村的海上屋均配備滑水梯,可以直接滑向大海。
▲馬爾地夫的 Soneva Fushi 渡假村的海上屋,設計時尚雅緻,很受到國際名人的歡迎。
▲全球首創在飯店中設置NASA 太空總署級專業望眼鏡,讓住客一覽天際神秘。
▲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用手機對準望眼鏡,輕鬆拍下月球表面。
作爲全球第一座永續島,這裡無論是太陽能發電、自動濾水與淨水系統,還是自耕自足的有機菜園,都讓人置身於一種不僅奢華,更是創新永續的環境中。而它最深刻地教會我一件事:奢華不是來自堆疊的裝潢與設施,而是一種態度,是對自然的敬重、對未來的深思!無論是泰國喀比的輕盈歡樂、菲律賓阿波島的深沉豐富,或是馬爾地夫Soneva Fushi的永續奢華,它們讓我學會用不同方式感受海的溫柔與浩瀚,也讓我明白,真正的享受,從來不是逃離生活,而是在美景中重新找到感謝的意義,不是嗎?
我始終相信,海水終會退去,腳印會被浪花抹平,但那片細沙與海天一色的畫面,將永遠留存在我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行遍天下 走訪臺灣美景
追蹤更多旅遊新訊《行遍天下旅遊網》
想知道更多旅遊美食資訊,請追蹤按贊「udn走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