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宣佈將加入歐佩克+ 但不會承擔減產等強制義務

財聯社2月19日訊(編輯 夏軍雄)當地時間週二(2月18日),巴西政府正式宣佈將加入“歐佩克+”,凸顯了該國作爲主要產油國的地位日益增長。此外,巴西還將加入國際能源署(IEA)和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

歐佩克+由12個歐佩克(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和以俄羅斯爲首的其他10個主要產油國組成,該聯盟原油產量佔全球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

通過簽署《產油國合作憲章》,歐佩克+的合作機制實現長期化,主要通過召開會議,商議並協定增產或減產,調節國際石油供應,從而達到影響油價的目的。

歐佩克+於2023年底正式邀請巴西加入,後者於本週二進行了批准。

據巴西礦業和能源部長西爾韋拉介紹,雖然巴西將加入歐佩克+,但不會承擔減產等強制義務。

西爾韋拉表示,歐佩克+僅僅是“產油國之間討論戰略的論壇。我們不應該爲自己是石油生產國感到羞恥。巴西需要增長、發展,創造收入和就業機會。”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作爲全球第七大石油生產國,巴西的日產量約爲430萬桶,佔全球產量的4%。2024年,原油超過大豆,成爲巴西最大的出口產品,佔巴西出口額的13.3%。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日產量接近2200萬桶,但其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歐佩克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沙特日產量約爲1100萬桶,該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

巴西將於今年11月主辦聯合國氣候大會第30次締約國會議(COP30),其加入歐佩克+的決定遭到了環保組織的批評。

非政府組織氣候觀察站發表聲明稱,這一決定“是巴西能源轉型進程中的又一致命打擊。”

近年來,巴西頻繁遭受洪水、乾旱和野火等極端天氣事件的襲擊,許多專家認爲這與全球變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