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媒體:加深對華夥伴關係將成巴西外交政策核心

來源:環球時報

巴西247新聞網4月19日社論,原題:巴西和中國必須在新自由主義秩序崩潰時結成戰略聯盟 美國對中國和其他國家保護主義的升級,以及混亂的關稅和可預見的報復,不僅僅是全球貿易中的又一次短暫危機,還將爲巴西重新定義其國際地位提供歷史性的機會。當美國陷入矛盾和自我毀滅的措施時,中國成爲巴西最順理成章和最有利的合作伙伴。

巴西前外交部長、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警告說,對貿易多邊主義的攻擊讓人想起上世紀30年代,當時美國掀起的關稅戰加速了大蕭條,並間接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政府如今的關稅政策不是一個理性的經濟舉措,而是一個絕望之舉,這個國家現在拒絕接受它幾十年來強加給世界的規則。

在此背景下,與中國這個命運共同體國家靠攏不是意識形態的選擇,而是戰略上的需要。中國是巴西大豆、鐵礦石和石油等大宗商品的最大買家,也是巴西實現出口和技術轉讓多元化的合作伙伴。

與美國不同——美國只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條件——中國在港口、鐵路和能源方面提供投資,這對巴西的再工業化至關重要。與中國和其他金磚國家締結夥伴關係使巴西擺脫了“華盛頓後院”的帽子——這種狀況在歷史上破壞了巴西從國家石油到航空工業等國家項目。

中國正在引領21世紀的技術和能源革命,在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人工智能等戰略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深化與中國的夥伴關係可以使巴西處於生態轉型的最前沿。與比亞迪等巨頭的合作可以加速巴西汽車產業的綠色轉型,華爲和中興等公司則以具有競爭力的成本提供5G解決方案和數字基礎設施,而不受西方公司的地緣政治限制。

世界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轉變。現在是巴西加深與中國夥伴關係並將其作爲外交政策核心的時候了:充分利用其14億多人口的消費市場和對戰略領域的投資。選擇很明確:巴西可以成爲舊秩序崩潰的旁觀者,也可以成爲新秩序的建築師。中國爲實現工業化、技術化和真正主權的巴西鋪平了道路。(肖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