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22 歲法律系女學生 因CT掃描引發過敏不幸身亡
CT掃描中使用的含碘顯影劑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圖取自Photo AC)
巴西一名22歲的法律系畢業生萊蒂西亞‧保羅(Leticia Paul)20日在當地醫院接受電腦斷層掃描(CT)時,因注射顯影劑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最終在接受治療後的24小時內不幸辭世。
綜合外媒報導,萊蒂西亞過去曾罹患腎結石,而前往當地醫院做例行檢查。她先前接受CT掃描時,並未出現任何不適反應,然而此次在注射顯影劑後,卻突發嚴重過敏性休克,出現呼吸道腫脹、血壓急速下降、腸胃疼痛、神經系統異常等症狀。
經醫療團隊緊急搶救,仍未能挽回萊蒂西亞的生命,最終她於發作的24小時內不幸離世。
醫院聲明表示,對於逝者深感悲痛,並向家屬致上最誠摯的慰問。強調所有流程均按照合規醫療程序進行,並重申對醫療倫理及病患安全的承諾。此外,萊蒂西亞的家人要求「伸張正義」,希望避免類似再次悲劇發生,呼籲醫院應改善應對機制。
過敏症和免疫學家Jane da Silva博士表示,在影像檢查中發生嚴重過敏的機率不到 0.01%。雖然影像檢查中使用的含碘顯影劑普遍安全,但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發嚴重過敏。統計數據顯示,每 5,000 至 10,000 次檢查中才會出現一次類似案例。
巴西當局已正式展開調查,當地警方向醫院要求調閱萊蒂西亞的完整病歷,並計劃採訪醫護人員與目擊者,重建事發過程,確認是否存在人爲疏失或急救程序失誤,結果還有待釐清。
顯影劑過敏的嚴重程度不一,從輕微不適反應到罕見的嚴重過敏都有可能發生,症狀輕則產生全身溫熱感、噁心頭暈及皮疹;重則導致呼吸困難、抽搐、全身性蕁麻疹及過敏性休克。
民衆若有過敏史,務必主動告知病情,以利院方評估療程風險。可請醫師給予預防性藥物,如抗組織胺、類固醇。若檢查非必要,可考慮其他不用顯影劑的替代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