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團是公民團體?媒體人曝「決策核心絕對不是」:別低估老百姓

▲反共護臺志工聯盟開票之夜,支持者情緒低落。(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罷團核心是單純的公民團體?」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在臉書上發文表示,雖然罷團的志工、追隨者可能是公民,但是「決策核心」絕對不是,幸好這次罷免證明了側翼無法主導民意。他也說,雖然在野黨也有很多問題,但不等於執政黨可以任意假民主之名,行鬥爭之實。

黃揚明在臉書粉專「黃揚明(剝雞)」上發文表示,罷團的很多志工、追隨者,或許都是以公民的身分參與,但是「決策核心」絕對不是,尤其是「曹興誠、史書華這類側翼意見領袖」,並不會因爲用「公民」包裝,就可以把「側翼」的外殼褪去。

黃揚明直言,賴清德和民進黨真的不要低估老百姓的智慧,幸好這次罷免證明側翼沒辦法主導民意,如果民進黨的路線還是繼續側翼治國、帶風向,然後一直打「反共」口號,那是不會長久的。

黃揚明更說,找側翼當先鋒,打勝仗就收割、敗仗就切割的模式,拿不到油水的側翼也早晚會翻臉。他認爲,在野黨也有很多的問題,可是這並不代表執政黨可以「任意假民主之名,行鬥爭之實」。

貼文曝光後,底下網友紛紛迴應,「公民團體有這麼多經費?志工是真志工嗎」、「是誰付錢給這些公民團體的」、「沉默的多數並不是笨蛋」、「這時候才明白爲什麼要用公民團體當領銜人了」、「操作仇恨可以帶來流量,但不能得到認同」、「這種不懂得檢討丶認錯的執政黨,註定下次仍然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