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團駁斥1450標籤 黃健豪:柯建銘已認選後策動大罷免

國民黨立委黃健豪。(馮惠宜攝)

「斷箭行動」罷免領銜人廖金漳。(馮惠宜攝)

臺中市選委會7月20日舉辦第11屆立委罷免案公辦電視說明會,中五選區立委黃健豪與「斷箭行動」罷免領銜人廖金漳隔空交鋒,廖金漳直言,公民團體被貼上「1450」或民進黨側翼標籤,只會激化對立:黃則迴應,自己從未指控罷團是1450,但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多次在受訪時承認,2024選後即策畫罷免行動。

廖金漳表示,不要把公民團體貼上「1450」或民進黨側翼標籤,公民團體來自各行各業,出於對國家的關心與信念,「別說1450,加兩個零都買不到我們。」民主社會靠選票決定勝負,罷免不是「翻桌」,而是合法的民意展現,只有多數人同意,行動纔會成功。污名化只會激起更多反彈。

針對黃健豪的質疑,他也列舉多項爭議行爲,包括支持縮短中配入籍年限、提案修法提高罷免門檻、刪除民生預算、推動和平協議、開放中資投資離島建設、取消TikTok管制、反對財劃法複議,甚至主張「2028無煤中火」與核電延役、調動國防預算等,質疑其政策方向背離民意,認爲罷免是人民行使監督權力的體現。

他進一步指出,臺灣如今在全球科技鏈扮演關鍵角色,「晶片比核彈還厲害」,美國七大科技公司能否存續,都繫於臺灣科技穩定。他認爲,臺灣正站上地緣政治與科技競爭的中心,只要守住民主與自由,「我們就能迎來百年崛起」。

針對罷免案領銜人指控「親共賣臺」,黃健豪迴應,臺灣有國安局、調查局與司法機關,連基層里長赴中旅遊都會被約談,若立委真有親共行爲,早就被約談。他反控,真正的共諜問題發生在民進黨內、總統府、外交部皆曾爆出共諜案,至今仍無明確交代。

黃健豪也澄清未指控罷團是「1450」,而是質疑整體罷免行動由民進黨策畫,並引述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多次受訪承認,自2024年選後即規畫發動罷免。他質疑,這場罷免並非針對特定立委表現,而是全面性針對在野立委,質疑民進黨「選輸翻桌」,濫用罷免制度,轉爲政治鬥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