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吞敗 謝長廷喊話1事更重要:而非失能癱瘓淪笑柄
我駐日前代表、總統府資政謝長廷。(中時資料照,姚志平攝)
首波大罷免投票26日結果出爐,罷免方遭25比0完封,引發外界熱議。對此,我駐日前代表、總統府資政謝長廷呼籲,民主制度是全體臺灣人的共同資產,朝野應修補政治裂痕,現在更重要的,是怎麼樣讓共同辛苦建立的民主制度可以運作,成爲臺灣人民邁向幸福的助力,而不是失能癱瘓、拖累臺灣前進的腳步,成爲專制國家的笑柄。
謝長廷今年3月曾提到,大罷免是不幸事件,什麼事都沒辦法做,就發動罷免,這是惡的循環,但在6月28日現身全代會時,謝受訪態度大轉彎,當被問到立場跟黨是否有不同?他連說2次「沒有不同、沒有不同」,還要大家別「同中求異」。
謝長廷昨(30)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大罷免投票後,臺灣社會一切照常,沒有衝突或紛爭,代表民主已經成爲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從臺灣整體看,民主更深化更成熟,不比世界任何先進國家遜色,這是全體臺灣的共同資產,「感謝曾經參與的所有人,不管立場如何,對更成熟更進步的民主都有貢獻」。
謝長廷直言,更重要的,是怎麼樣讓這共同辛苦建立的民主制度可以運作,成爲臺灣人民邁向幸福的助力,而不是失能癱瘓、拖累臺灣前進的腳步,成爲專制國家的笑柄。他提到,有人建議修憲,但實際上難度很高,自己認爲,最終解決還是政治力。
謝長廷也認爲,在臺灣可以成爲政治領袖的立委、部長、總統等,都是臺灣的精英,相信也對臺灣前途有責任感和夢想,應該誠懇自省發揮智慧、修補裂痕,解決困局,而不是把臺灣的資產變成負債,留給下一代負擔,「今天讀了野島剛先生的大作『朝野應修補政治裂痕,避免國際社會認定臺灣民主失能』,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