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失敗是因快改選?竹市議員:市政建設市民有感

民衆黨新竹市議員宋品瑩在臉書發文指出,不同意票高達12萬4000多票,真正的原因是新竹市長高虹安上任以來,每項建設市民都有感。(取自宋品瑩臉書)

大罷免已經落幕,但民衆黨新竹市議員宋品瑩在臉書發文指出,最近看到罷團安慰支持者,指多數民衆想法是反正快改選,所以才罷不掉,但她不認同此說法,認爲不同意票高達12萬4000多票,真正的原因是新竹市長高虹安上任以來,每項建設市民都有感。

宋品瑩發文指出,罷團跳出來「安慰」臺派,說這次罷免高虹安市長雖然失敗,不要灰心,因爲「大多數民衆的想法是反正再一年就改選,所以才罷不掉」

但她認爲,新竹市這次由民進黨發起的市長高虹安罷免案不通過,由公民投票結果可以看到,不僅是全國最高票的「不同意」票,高達12萬4000多票,更直接超越了歷任新竹市長的得票數!這就是最清楚的民意展現。

宋品瑩說,民主社會裡,票票等值,最多數的一方就是人民的選擇。結果民進黨新竹市罷免發言人還能講出這種話來「安慰」臺派,不知道是輸不起,還是真的覺得「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了」?

她也認爲,市民不願意陪着浪費資源、搞政治動作,竟然可以解讀成「民衆覺得算了快改選」。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大家心裡很清楚,高市長上任以來,財政改革、教育投資、長輩照顧、交通建設,一項一項市民都有感。

包括公車智慧站牌從78座增加到797座、敬老卡使用率翻倍、孩子們「班班有大屏」接軌科技教育、還債68億、讓財政更健康,這些是市民眼睛看得到的政績,不是民進黨用話術就能抹掉的,她也強調,真相很簡單:新竹人要的,是建設與進步,不是政黨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