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媒:聽一個香港女孩講述迴歸的意義

巴西《論壇》雜誌網站7月1日文章,原題:殖民時代出生、與巴西有着千絲萬縷聯繫的女孩,回顧香港迴歸28週年 Tings Chak是一名藝術家、作家,她將藝術作爲政治意識覺醒與構建國際團結的工具。她出生於香港,與巴西有着深厚聯繫。此次她接受《論壇》雜誌的獨家採訪,分享其對出生地香港的看法。7月1日是中國政府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28週年,這是Tings在此次採訪的主題。

在香港出生的Tings說:“我經歷了香港156年殖民歷史的最後十年,並在香港迴歸祖國、開始實施‘一國兩制’制度的那一刻擁有了真正的身份。直到很久之後,我才真正理解這次迴歸的歷史和政治意義。我們不能低估,更不能輕視爲使一個國家擺脫殖民主義殘餘、實現領土統一和恢復政治主權而進行鬥爭的意義。”

在國外生活了20年後,Tings回到了中國內地,在北京工作並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她說:“我非常感激能一直與內地的家人保持聯繫,也感謝曾在巴西和南非的生活經歷,這些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在消除極端貧困、從根本上改變人民生活條件等方面取得了多麼巨大的歷史性進步。”

對於Tings來說,尋根溯源、瞭解中國的進步——比如徹底消除極端貧困——以及與內地的家人保持聯繫,都是重新建立聯繫過程的一部分。她認爲,對於切身體會過殖民主義及其屈辱的全球南方國家而言,最困難的階段是在徹底結束屈辱歷史之後如何找到接下來的方向。

在Tings看來,如果有更多的香港年輕人切身體驗香港與內地共同繁榮的生活,不僅有助於加強政治統一,還能鞏固經濟和社會聯繫。(作者亞拉·維達爾,肖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