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餅做大!黃志芳:啓動會展雙核心佈局

隨着臺中國際會展中心試營運,黃志芳啓動「北研發、中製造」雙核心會展產業佈局。圖/貿協

臺中七大產業聚落與產值

耗資近百億元、十年打造的臺中國際會展中心,將於21日試營運,首展是臺中產業聚落的隱形冠軍之一五金手工具展。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從8月最終點交後,短短兩個月即推出首展,憑藉的是貿協55年堅持的服務DNA,爲關稅衝擊迫切尋求解方的產業,鏈結國際發展,更藉此啓動「北研發、中製造」雙核心的會展產業佈局。

黃志芳指出,臺中國際會展中心由臺中市政府出資興建,經公開招標,由貿協在2014年取得營運權,共耗資89億元,直到2024年9月底竣工,堪稱十年磨一劍。貿協以服務檯灣產業爲使命,而非盈利,臺中爲重要產業聚落,設立國際級會展據點至關重要,尤其面對關稅衝擊,因應產業急迫需求與地緣政治、供應鏈重組等外部壓力,更具必要性。

中部地區產業聚落,涵蓋工具機、手工具、五金、水五金、自行車、航太、機械、木工機、汽配等產業,分佈於中彰投雲等地,產值逾2兆元,其中機械產業產值一年高達1.2兆元,臺中位於中臺灣產業樞紐,具備「前店後廠、一日訪展」的產業優勢,透過會展平臺,國際買主可串聯展覽與工廠參訪,深化商務交流、加速合作機會。同時,臺中會展中心也將帶動中部地區的商業服務,包括茶、咖啡、禮品、文具、電玩、電競、動漫、旅遊、寵物、連鎖加盟等消費性展會,將中臺灣商業潛力加乘放大。

黃志芳表示,臺北世貿、南港館營運成功經驗將複製在臺中,實踐「北研發、中製造」雙核心佈局,不會分食臺北展會滿載商機,而是會「把餅做大」,激活中部商業與產業潛力。

疫情重塑全球會展產業生態,也促使臺灣與國際趨勢接軌。儘管全球會展(MICE)市場尚未完全回覆到疫前,但貿協憑藉全球經貿經驗、預見全球趨勢,包括AI、半導體、軍工、資安、新能源等,與時俱進推出更創新專業展,包括2020年即辦電動車展。

黃志芳認爲,疫情改變全球商業習慣,加上地緣政治的割裂,對全球會展產業造成衝擊,但全球產業結構的變化也爲臺灣帶來新機會,包括非紅供應鏈及國安考量等,貿協先後擴大辦理COMPUTEX、國際航太展、AI相關展覽、能源展等,多個專業展覽規模屢創新高,以目前臺北世貿、南港一、二館會展滿載,臺中會展中心正好迎來展覽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