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〇年代的舞臺之神「羅文」 一首《塵緣》唱進千萬人心

有香港樂壇皇帝稱的羅文從舞蹈演員出身,70年代出道時,以華麗舞臺服裝與高亢嗓音打響名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8/11/27 郭肇舫攝影)

「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到如今都成煙雲,情也成空宛如揮手袖底風,幽幽一縷香飄在深深舊夢中……」1988年臺視連續劇《八月桂花香》上映,當時主題曲《塵緣》,由從香港來臺發展的羅文演唱,這首歌在臺灣流傳甚廣,比電視劇還紅,迄今仍是KTV熱門播歌曲,更被視爲羅文的國語代表作。

【推薦閱讀】 稱霸80年代樂壇!「永遠25歲」的譚詠麟 比周星馳還早的喜劇之王! 「許氏兄弟」對香港娛樂圈貢獻有多大?

被視爲粵語流行曲先驅者的羅文,從舞蹈演員出身,剛出道時,以華麗舞臺服裝與高亢嗓音打響名號,從1969年開始爲多部電影獻唱。隨後羅文被邵氏電影公司看中,從唱國語歌后來轉唱廣東歌,1971年,因緣際遇下,與沈殿霞組成「情侶合唱團」,而大受歡迎,後來更與 TVB 的合作而唱紅了大量經典劇集主題曲,而成爲電視主題曲之王,如《倚天屠龍記》主題曲〈倚天屠龍記〉、與甄妮合唱《射鵰英雄傳》主題曲〈鐵血丹心〉、《陸小鳳》等主題曲,很多人一聽旋律就能想起羅文。

由於其唱功紮實、舞臺風格華麗,男高音聲線渾厚而有力量是與許冠傑並稱「歌神前輩」,亦是不少後輩歌手的啓蒙偶像,80 年代更是躍升「香港樂壇天王級人物」,與許冠傑、譚詠麟、張國榮並列。

羅文的歌路廣闊、舞臺服飾誇張,風格前衛,又敢於求變而成爲「舞臺巨星」型的歌手,成爲時尚與前衛的代表;羅文不僅只有走紅在樂壇,更活躍於綜藝與電影,成爲流行文化符號。

羅文在80、90年代有多紅?劉德華與張敏共的《與龍共舞》中,由午馬飾演的鹹蝦叔喝醉了在大腿上刺了「我愛羅文」四個大字,這個橋段更是能讓許多人會心一笑的情節。

就在當紅之際,1996年羅文宣佈退出舞臺,2001年4月證實患上肝癌,隔年10月羅文不敵病魔去世,當時作家金庸爲他題寫「歌在人心」的橫匾,告別式的扶靈人包括黃沾、楊受成、張學友、鄧光榮、鄭伊健等人,顯示其在歌壇的崇高地位。

環亞飯店十六樓的「狄斯耐」夜總會,圖爲羅文作秀精彩演出精彩畫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7/26 何福慶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