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CS迎變革!場次增爲6次並分級選測 114學年度實施

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迎來重大變革,教育部日前通過優化措施,將於114學年度正式實施,檢測場次增加爲1年6次。(本報資料照)

執行已滿10年的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迎來重大變革。教育部日前通過優化措施,將於114學年度正式實施,檢測場次增加爲1年6次,並引入分級選測制度,大幅提升考試彈性與便利性。

臺灣師範大學表示,檢測場次將從原本每年3次(1、6、10月)增加爲6次(1、3、6、7、10、11月),有效紓解近年來因報考人數攀升導致的座位短缺問題。

臺師大說明,考試內容方面,「程式設計實作題」更名爲「程式實作」,最大變革在於實施分級選測機制,考生可依自身能力自由選考初級、中級、中高級或高級四種等級,不受等級順序限制。語言選擇也更加多元,除原有的C/C++、Java外,新增Python語言。每個等級均有3道試題,檢測時間從原本4題150分鐘調整爲3題120分鐘。

臺師大指出,「程式設計觀念題」則更名爲「程式識讀」,測驗時間從原本兩節次共120分鐘簡化爲一節次90分鐘。題本選擇也更具彈性,除了既有的C程式語言題本外,新增Python程式語言題本供考生選擇。

臺師大強調,儘管考試形式有所調整,檢測題目難度維持不變,檢測成績仍採用單科1-5級分制。爲更有效運用檢測資源,將考量過去參與檢測次數,另行研議檢測費用優惠方案。

APCS近年來已陸續列爲大學入學參採項目,這次改革主要源於參加檢測人次逐年攀升,檢測座位數趨近飽和。臺師大指出,此次調整參照國內外檢測模式,實施更有彈性的分級應測措施,提升檢測能量及優化檢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