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小鮮肉險遭臺籍女友3度毒死 主治醫師作證揭露命懸一線過程
▲楊姓女子涉用老鼠藥毒害澳洲男友,今(1日)到臺北地院出庭,全身黑衣包緊緊躲避媒體拍攝。(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黃哲民/臺北報導
北市1名楊姓女子2023年涉3度用老鼠藥毒害澳洲男友Alex,企圖把對方留在身邊,Alex反覆中毒險死,返澳才康復,楊女被起訴涉犯殺人未遂罪嫌、求刑8年,在臺主治Alex的高姓醫師今(1日)到臺北地院證稱,當時納悶Alex就醫好轉,回家就變差,臺澳2地醫療團隊後來合作發表論文,揭露此一特殊個案。
高醫師歷任臺北榮總、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共30多年,他今證稱Alex在1個多月內命懸一線經過,先是2023年3月26日起,3度到北醫附醫急診,從噁心嘔吐、髖關節疼痛到行走不便,原因不明、症狀越來越重,同年4月6日第3度急診,才驗出凝血功能很差。
當時醫師認爲缺乏維持凝血功能的維他命K1,打針補充後,Alex明顯好轉,但沒根治,同年4月10日交給高醫師接手門診,靠豐富經驗與檢驗數據,研判是超級華法林類(super warfarin)毒物所致。這是老鼠藥主成分,會破壞哺乳動物體內凝血機制。
高醫師證稱,超級華法林中毒原因,只有誤食或自殺,但Alex說自己沒吃老鼠藥,也不清楚有無被下藥,他當下隔離Alex,只准護理師靠近。
▲楊姓女子(右2)涉用老鼠藥毒害澳洲男友,今(1日)到臺北地院出庭,全身黑衣包緊緊躲避媒體拍攝。(圖/記者黃哲民攝)
高醫師指出,一般人凝血功能在15秒以下爲正常,Alex第3度急診時,凝血功能超過90秒而測不出實際數據,但注射維他命K1就降到38秒,4月10日的門診狀況相同,也是打針補充就好轉,但同月12日Alex回診,卻異常地非常虛弱。
Alex立刻轉急診留院觀察,注射高劑量維他命K1,病情迅速穩定,同月15日出院回家才2天,17日再來門診,Alex已虛弱地只能坐着輪椅由父親推來,且血壓偏低、腎功能異常,立刻住進加護病房搶救。
高醫師說,奇怪的是,補充水分與維他命K1後,Alex短短1天就恢復穩定,出院沒幾天,同月22日又因噁心嘔吐腹痛、腎功能異常等急症急診、凝血功能超過70秒,更因休克而在隔天(23日)凌晨,第2度住進加護病房搶救。
期間出現插曲,高醫師表示,Alex的父親在澳洲是家醫科醫師,對兒子的治療有各種想法、質疑他的醫療處置,更懷疑兒子對注射維他命K1過敏,因此擅自減藥甚至停藥。
不過高醫師認爲,就算停止補充K1,也只會延長凝血時間,不該出現新的臨牀症狀,Alex在父親擅作主張減藥停藥期間,凝血功能曾恢復到15.9秒,卻隨即古怪惡化出現新症狀,形成「在門診變好,回家就變差」的詭異循環,這不對勁。
果然,Alex改爲口服維他命K1治療後,凝血功能從超過70秒好轉到20秒,4月28日轉進普通病房,Alex輕鬆表示自己「好得不得了、什麼事都沒有」,也能恢復吃喝,然而才2天,症狀莫名逆轉惡化,凝血功能直直落,還有血紅素持續下降等內出血跡象,幸好急救保住小命。
高醫師因而研判,Alex至少現3次因超級華法林反覆中毒,可能的時間分別是同年3月24日、4月16日與4月30日。前2次是在家或外食,最後1次在普通病房。
檢方起訴指稱,現年49歲的楊女於2023年1月喪偶,不到1個月認識來臺學中文的23歲澳洲帥哥Alex、進而交往,Alex同年4月打算返澳,楊女不甘心被甩,3月24日涉將含有超級華法林的老鼠藥「撲滅鼠」,摻入果汁騙Alex喝下。
Alex中毒就醫被救回,與專程來臺陪伴的父親住進楊女家休養,待病情穩定就返澳。楊女不甘心,涉第2度用老鼠藥外加降血壓藥毒害Alex,並於Alex就醫病危時,騙不懂中文的Alex父親簽字拒絕Alex入住加護病房,以免她不能陪病。
Alex再度撿回一命,父母上網募款籌措醫療專機返澳費用,不料楊女涉第3度在Alex藥物裡摻液態老鼠藥,被Alex母親發現空瓶抓包,醫療團隊禁止楊女接觸Alex,此案一度成爲國際事件,引發澳洲當地輿論關注。
高醫師證稱,當初隔離Alex不準接近的外人,就包括陪病的楊女,Alex住加護病房時,楊女來求他準探病、被他拒絕,後來Alex返澳康復,臺澳2地醫療團隊合作發表論文,揭露此一特殊個案。
楊女到案否認犯罪,今一身黑衣,在被告席上縮着身體靜靜聆聽高醫師作證,偶爾拿筆指着卷證資料跟律師無聲交流,神情幾無波動,她仍聲請傳喚Alex跟父母作證對質,就算視訊也行。楊女開完庭低頭藏在親友背後躲避媒體,連續幾次腿軟踉蹌、差點摔趴,合議庭已對楊女做精神鑑定,擇期再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