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葡萄酒對陸出口復甦 澳酒商喜憂參半原因曝
澳洲葡萄酒對華出口復甦,澳酒商:形勢相當樂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據觀察者網報導,歷經一段貿易爭端後,2024年3月,中國商務部宣佈終止對澳洲進口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隨着這一進口關稅三年來首次被取消,澳洲對中國的葡萄酒發貨量迅速激增。據《日經亞洲》7日報導,隨着中國市場的重新開放,澳洲葡萄酒對華出口復甦,在華銷量已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在澳洲經營葡萄酒莊園的傑羅姆·斯卡伯勒(Jerome Scarborough)回憶道,2019年澳洲對中國葡萄酒出口額達到11億澳元(約合人民幣52億元)峰值時,業內普遍視中國爲「救星」。
2021年反傾銷稅實施後,澳洲葡萄酒貿易遭受重創。政策生效的第一年,澳洲對華葡萄酒出口額暴跌97%,出口量驟降93%;三年過去,澳對華年出口額已不足1000萬澳元(4690萬元)。
傑羅姆表示,隨着中國市場的重新開放,「形勢看起來相當樂觀,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的妻子莉茲(Liz)對此表示認同,「影響還沒有完全結束。」她指出,酒莊仍在應對嚴重的庫存過剩問題,「這種調整還需要一些時間。」
報導稱,儘管對華出口反彈可喜,但回暖態勢能否持續仍是行業關注的焦點,澳酒商對未來出口增長仍存擔憂。
行業協會「澳洲葡萄與葡萄酒」的首席執行官麥克萊恩(Lee McLean)告訴《日經亞洲》,重返中國市場初期的銷量反彈,一定程度上源於積壓需求的釋放。他補充道,「商家大量採購以補充供應鏈庫存,而且當時也恰逢農曆新年,這段時間的出口本就會激增。」
當前澳洲葡萄酒業還面臨多重挑戰。今年4月,美國川普政府對澳洲葡萄酒加徵10%關稅,疊加全球葡萄酒消費萎縮,給處於恢復期的行業再添壓力。
據日媒報導,澳洲葡萄酒對全球其他地區的出口量跌至20年新低,其中最大市場英國的進口量下降8%,美國進口量下降17%。此外,高溫天氣、年輕消費者口味轉變等因素,也在影響澳洲葡萄酒的銷量。
斯卡伯勒夫婦坦言,未來並非坦途,行業需通過調整應對諸多不確定性。「氣候會不斷變化,地緣政治氣候也會改變,」莉茲說,「但我仍相信澳洲葡萄酒的未來一片光明。」
在中方實施貿易限制措施之前,澳洲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的主要葡萄酒供應國,2019年曾有37%的市佔率。
報導稱,從2017年年中開始,澳洲特恩布爾政府和莫里森政府跟隨美國,全方位切割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包括提出「中國威脅論」、以「國家安全」爲由阻礙兩國間正常經貿活動,以及響應美國的「新冠病毒溯源調查」。自此,中澳關係和經貿往來驟然降至低谷。
與此同時,由於澳方在兩國貿易中存在不當之處,中方對澳洲大麥、葡萄酒加徵了禁止性關稅,暫停多家澳洲牛肉供應商出口資格。中國海關還在進口口岸,依法依規對包括澳洲龍蝦和煤炭在內的進口產品實施檢驗檢疫以及質量安全檢查和環保項目檢測。
隨着艾班尼斯政府的上臺執政,澳洲開始有意識地想要努力改善對華關係。去年開始,經多輪協商談判,中方陸續解除了針對澳洲大麥、葡萄酒、龍蝦和牛肉等產品的進口限制。
據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當地時間7月8日,澳總理艾班尼斯宣佈,他將於7月12日起訪問中國。行程包括上海、北京和成都。這將是艾班尼斯第二次以總理身份訪華。他在記者會上表示,訪問期間,他將關注加強兩國經濟關係,他希望爲澳洲人民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艾班尼斯沒有透露更多行程細節。另據《南華早報》7日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除經貿等常規議題外,艾班尼斯此行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向中方闡釋澳方對中企投資的立場,尤其針對達爾文港所有權問題,以及政府介入可能引發爭議的潛在交易。
7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佈,應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將於7月12日至18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毛寧表示,艾班尼斯總理此訪正值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開啓第二個10年,在兩國領導人的引領和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澳關係不斷改善發展。中方願同澳方一道以此訪爲契機,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拓展務實合作,推動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向前發展。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