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走進崇義中學 分享拼搏故事 激勵學子逐夢

“決勝巴黎·綻放奧運——奧運冠軍面對面”巡迴宣講活動江西站日前在贛州崇義中學啓動。崇義中學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高度重視體育工作,踐行培養有良知情懷、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在活動現場,徐詩曉、徐嘉餘、侯志慧、黃雅瓊幾位奧運冠軍的到來,讓崇義中學的同學們興奮不已。他們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紛紛向冠軍提問。

徐詩曉與搭檔孫夢雅獲得東京、巴黎兩屆奧運會皮劃艇靜水女子500米雙人划艇冠軍,在雙人項目中,二人的配合至關重要。有同學問徐詩曉,如何在比賽和訓練中與搭檔培養默契。“我和搭檔年齡差了9歲,很多人覺得我們會有代溝,但是在訓練場上我們沒有這個問題。”徐詩曉說從東京到巴黎,她們的目標和努力方向都是一致的,她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把握節奏,如何與搭檔溝通。“在很多場合我也說過這句話,就是相信搭檔比相信自己更重要,就像同學們遇到困難會向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尋求幫助一樣。”徐詩曉還打趣道:“雖然我是水上項目運動員,但是我的搭檔知道我怕水,我們劃得快就是想快一點上岸。”

羽毛球賽場瞬息萬變,混合雙打更是需要兩名運動員的默契配合,來自高二1班的同學向巴黎奧運會羽毛球混合雙打冠軍黃雅瓊提問,如何在落後時穩住心態並及時調整。“羽毛球混合雙打和雙人划艇很像,雖然場下有教練指導,但是賽場上我和搭檔就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自己,相信搭檔。”黃雅瓊說,在逆風或落後時肯定會慌張,但是搭檔之間要保持冷靜,互相提醒和鼓勵,兩個人要擰成一股繩,相信自己就會有翻盤的機會。

巴黎奧運會舉重女子49公斤級冠軍侯志慧就在賽場上演了逆風翻盤的好戲。抓舉發揮失常、挺舉兩次機會且在第一次失敗,成敗就在最後一舉。有同學問她,在“最後一舉”時緊不緊張,是如何調整心態的。“很緊張,內心也很忐忑,因爲第一次117公斤沒有舉起來。”侯志慧內心想着,難道舉不起來了,難道不能蟬聯冠軍了。但是,她告訴自己還有機會,有機會就要牢牢把握,“所以第二次試舉,我走上舉重臺,想好動作,全力以赴,最終實現絕地反擊。”

第四次參加奧運會,徐嘉餘終於在巴黎奪得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軍,奧運冠軍夢得以圓滿。一位同學問他,與游泳相伴22年,面對長久以來訓練的辛苦和枯燥,如何堅持,有沒有想過放棄。徐嘉餘回答道:“我小時候取得一點好成績就沾沾自喜,但是媽媽告訴我八個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他說他熱愛游泳,喜歡在訓練中超越別人的感覺。一路走來的努力訓練,直到在巴黎拿到冠軍,徐嘉餘說他理解了這八個字的含金量。“有人說我已經拿到奧運冠軍,是不是可以慢下來、歇一歇。但是我還想試一試,看看我的極限到底在哪裡。想過放棄,有過痛苦是一定的,只要足夠熱愛,就可以繼續綻放。”徐嘉餘說。

最後,4位奧運冠軍向同學們送出寄語,話語雖短,力量卻大。同爲江西人,徐詩曉說,只要心中有夢想、有目標,就一定要堅定地走下去,希望大家從家鄉出發,走向更寬廣的舞臺。徐嘉餘說,每一次堅持都是一次超越,希望同學們能夠游出自己的方向,實現自己的夢想。黃雅瓊說,羽毛很輕,熱愛很重,同學們要在追逐夢想的路上閃閃發光。侯志慧最後說,希望大家牢記強國有我,把熱愛變成力量,把責任扛在肩上,在人生的賽場舉重若輕。(轉自4月21日《中國體育報》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