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只有病態的馬屁精纔會把精力花在批評中國上”
參考消息網1月31日報道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1月30日刊登題爲《只有病態的馬屁精纔會把精力花在批評中國上》的文章,作者是凱特琳·約翰斯通。文章摘編如下:
過去幾周以來,中國小紅書以及隨後深度求索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模型所引發的熱潮促使很多西方人說起了中國的好話。自然,這也意味着有許多西方人會迫不及待地跳出來迴應稱:“實際上,中國相當糟糕。”
deepseek引發熱潮
某些西方人一聽到有人說中國的好話就會渾身不自在、坐立不安。他們最熱衷的事是告訴人們,中國比西方糟糕,或者說兩者一樣糟糕。
讓我們從客觀事實和可衡量的角度來看看。21世紀,中國沒有發動過導致生靈塗炭的戰爭。中國沒有在全球建立數百個軍事基地。中國沒有因他國拒絕聽命於自己而動用制裁手段,並使被制裁國家的人民陷入困境。中國也沒有在過去的15個月中在中東點燃戰火,縱容一場“實況直播”的種族滅絕行爲。中國更沒有推行危險的核邊緣政策,危及世界安全。
每當我指出上述這些,那些爲西方霸權行爲辯護的人就會說:“我們還沒看到中國搞那些惡劣的外交政策,那是因爲他們還不夠強大!”這種說法也是荒謬的。中國並非不具備給世界製造混亂的實力,只是它沒有選擇這樣做。
有一些西方人總愛宣稱中國製定了“有朝一日征服世界的秘密計劃”,但如果真去深挖這些陰謀論背後的證據,就不難發現,這類人所提供的“證據”只能證明中國公開宣示過的目標,即希望建立一個不由華盛頓主導的多極世界。
我們西方人的祖輩揚帆出海去征服世界,而中國人的祖輩則修築長城。認爲中國有“統治白人”的意圖,這種觀念就如同那些古老的種族主義迷信一樣毫無理性依據。中國的文明並非更加神奇或完美,但我們的文明中卻有着征服與反烏托邦的基因。中國人做着正常的事,而我們卻做着反常的事:中國讓本國公民的生活越來越好,避免不必要的戰爭。而眼下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府卻在令本國公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同時,還每隔幾年就發動大規模戰爭。
因此,爲何我們要對中國提出諸多批評呢?這就好比一個生活在“第三帝國”的德國人放眼海外,卻對巴西指指點點。
我覺得,沒有什麼比生活在美國霸權陰影下的西方人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批評那些處於這個權力制度之外的國家更可悲的了。這是一種令人尷尬、甚至可以說是“馬屁精”似的行爲模式。倒不如把精力用在反省自己實際經歷的錯誤上。(編譯/塗頎)
圖爲中美國旗
延伸閱讀
英媒: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最終或讓中國獲益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道 英國《金融時報》1月28日刊發社論,題爲《特朗普的霸凌手段可能最終讓中國獲益》。全文摘編如下:
唐納德·特朗普在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前曾經那麼多次威脅要對多個國家徵收關稅,以至於有人懷疑他是不是認真的。結果他的第一個目標是南美洲石油和咖啡出口國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在26日受到的嚴厲對待爲其他正在思考特朗普總統“美國優先”政策後果的國家提供了借鑑。
圖爲特朗普發表講話(資料圖)
哥倫比亞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對特朗普的態度讓這位美國總統感到憤怒,因爲佩特羅公開表態要讓驅逐移民的美國軍用飛機返航,抱怨自己的同胞被當作罪犯對待。
幾個小時內,波哥大的地位從華盛頓的傳統盟友變成流氓國家。特朗普宣佈立即對哥倫比亞輸美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在一週內提高到50%,同時實施銀行業制裁,對哥倫比亞政府官員及其盟友發佈美國旅行禁令。對哥倫比亞來說,與最大貿易伙伴發生貿易戰將是毀滅性的。
丹麥和巴拿馬也在密切關注。在特朗普眼中,這兩個國家都擁有他覬覦的寶貴領土資產。
墨西哥和加拿大是美國的鄰國和主要貿易伙伴,兩國都在等待特朗普是否會實施他發出的威脅,即最快在2月1日徵收25%的關稅,從而破壞有30年曆史的北美自由貿易。
懲罰和公開羞辱一個個昔日盟友的長期後果不太可能有利於美國。
長期以來,華盛頓一直把自己描繪成一個可靠的貿易和安全夥伴,宣稱它在遵守國際協議和規則方面值得信賴。在特朗普時代,這似乎不再可信。雖然美國有權拘留和驅逐非法入境的移民——而且特朗普在選舉中也得到這樣做的授權——但如果迴歸屬於某個久遠時代的霸凌手段,那很可能會激起全世界的反美情緒。
歐盟可能有機會提供“美國優先”之外的另一種選擇,爲此歐盟需要加強自己在世界不同地區的投資,批准與南美國家長期停滯的貿易協定。但中國和俄羅斯也將尋找機會。
北京向發展中國家宣傳自己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伙伴,它感興趣的是貿易和投資,而不是玩弄政治。
特朗普在上任第一週就選擇對哥倫比亞、巴拿馬和墨西哥——它們屬於美國在美洲最親密的盟友——發出威脅,這表明美國正在從近幾十年來偏愛的軟實力方式轉向一種更強硬的實力展示方式。從長遠來看,這可能使各國遠離美國。由於中國政府已經表明願意在拉美等地區進行大量投資,特朗普霸凌政策的大贏家最終可能不是美國,而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