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德國“極右翼登場”或成西方政治轉折點
參考消息網2月25日報道 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2月21日刊登題爲《現狀政治正在消退,德國大選標誌着西方政治的轉折點》的文章,作者是摩根·詹姆斯。內容編譯如下:
德國本次選舉將重新定義該國的政治格局,而其餘震可能會波及歐洲以外地區。
德國的一些現實問題——經濟停滯、創紀錄的移民數量、生活成本危機以及對主流政黨的幻想破滅等——將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推到政治臺前。面對這些問題,一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確定的挫敗情緒浪潮正在重塑這個國家,極右翼和左翼的民粹主義政黨利用選民日益上升的不滿情緒,爲這個國家的未來推進截然不同的願景。
上個月,埃隆·馬斯克在與德國選擇黨主席魏德爾對話時表示支持該黨,並宣稱“只有德國選擇黨才能拯救德國”。美國副總統萬斯此前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表示,“所謂(針對極右翼的)防火牆不應存在”。隨着美國民粹主義右翼運動的成功浪潮,這些表態凸顯了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現實——舊的遊戲規則已經過時,民粹主義浪潮正在走向全球。
展望未來,這不僅僅是德國的遭遇。這是一種更廣泛的全球性轉變——生活水平停滯不前、對移民問題的焦慮和對制度失去信心等問題正相互交織。
德國人的不滿情緒並非一夜之間爆發。德國總理朔爾茨領導的執政聯盟去年解體,標誌着民衆的不滿情緒經過長期發酵達到了頂點。
曾經繁榮的經濟如今在高能源價格的重壓下萎靡不振,對外國天然氣的依賴和關閉核電站的決定使情況更加惡化。除此之外,德國曾經引以爲豪的製造業和汽車業正在衰落。現在,人們越來越擔心特朗普時代的關稅可能進一步侵蝕本已比較脆弱的產業,給德國經濟帶來一場風暴。
德國社會結構也遭遇越來越大的壓力。各地反移民情緒正在升溫,尤其是在德國東部,這給民粹主義極右翼獲得支持提供了助力。(編譯/郭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