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參謀:烏克蘭完全仰賴援助 歐洲無力單獨撐起

2025年2月15日,烏克蘭第24機械化旅的軍人,準備向俄軍部隊發射BM-21冰雹多發火箭系統。(路透社)

瑞士國家媒體週四(20日)報導,美國與俄羅斯正着手決定烏克蘭的未來,卻未將烏克蘭和歐洲納入討論,目前尚無具體的和平方案。曾任參謀的奧地利聯邦國防軍上校、現任官校主任雷斯納(Markus Reisner)分析當前局勢,烏克蘭完全仰賴西方援助,如果美國撤回援助,那麼歐洲本身也沒有能力支撐烏克蘭,因此他認爲歐洲繼續模棱兩可下去,只會殘害烏克蘭,非常不道德。

《瑞士國營廣播電視臺》(SRF)報導表示,雷斯納表示,從軍事角度來看,俄羅斯目前擁有時間優勢,可以按自己的節奏推進戰略目標,而俄軍的核心目標仍是控制4個吞併州,並且建立一個對烏克蘭不利的戰後秩序。

俄羅斯是否需要透過軍事手段進一步擴張領土,還是能在談判桌上取得相同成果?萊斯納認爲,這取決於美俄如何互動,而烏克蘭在經歷3年多的戰爭後,已無法單靠自身實力繼續作戰。

雷斯納表示因:「關鍵在於美國和歐洲的軍事支持。如果美國停止援助,歐洲是否能補上這個缺口?但問題不只是歐洲是否願意,而是歐洲是否有這個能力。如果西方停止支持,戰局可能急轉直下。」

如果西方援助停止,戰局可能迅速逆轉

如果西方停止軍援,烏克蘭將無法繼續戰鬥。因此,烏克蘭的利益應該是透過談判來改變戰局,但前提是談判必須建立在有利的立場上。然而,目前這種「以優勢地位談判」的選項已不再可行。若談判無法達成結果,戰爭就會繼續,繼續進行消耗戰,最終考驗的是哪一方先撐不住。

雷斯納認爲,過去3年證明,只要有足夠的精準武器援助,至少可以維持戰場上的平衡。但要長期作戰,烏克蘭迫切需要更多防空系統,以抵禦俄軍的縱深及大後方打擊。

然而,烏克蘭面臨的另一大問題是兵力短缺。除非西方派遣軍隊,否則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而這正是消耗戰帶來的嚴峻挑戰,烏克蘭正在耗盡可用的兵力。

烏克蘭最迫切需要的是更多防空系統,以保護本土深處免受攻擊

萊斯納認爲,當前只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全力投入」,儘快確保烏克蘭取得勝利;如果不願這麼做,那就是第二種,就應明確告知烏克蘭。

現在這種模棱兩可的拖延策略,只是讓烏克蘭陷入無休止的苦難,在我看來極其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