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批美國 楊明傑指AI不應由個別國家主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楊明傑認爲,不應任由個別國家獨自掌握AI科技。(藍孝威攝)

大陸AI人工智慧應用發展快速崛起,吸引全球關注目光,美國也築起小院高牆,嚴加限制高階晶片賣到中國。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世界各國該做些什麼,才能實現各國之間更公平的發展?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楊明傑認爲,不應任由個別國家獨自掌握AI科技,全球合作才能共存共榮。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28日上午舉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維護共同經濟安全」對話。出席對話的楊明傑表示,人工智慧的安全和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密切相關,所以當談到AI引發的安全挑戰,有3個面向需要考慮。

第一就是AI空間的超級大國。楊明傑不點名暗指美國,「有的國家想要主宰技術或者AI發展,並使用這些技術去制裁別的國家,想要確保該國在AI領域未來的獨立統治地位。」

第二個挑戰是,AI是一種技術,但是AI公司也參與到一些軍事衝突當中,在中東、俄烏戰爭都是如此,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軍事衝突當中。外界很難區分士兵和平民,因爲看到很多的公司,甚至一些大學生,他們也參與AI驅動的軍事衝突,讓這些衝突不斷加劇。

第三個挑戰是,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在AI空間上的差距,楊明傑擔憂,這恐會帶來更多危險。因爲數據庫是未來知識的基礎,一些文化、一些語言可能不會被納入到AI大數據庫裡,例如泰國、馬爾他,很多文化、很多傳統是否面臨喪失的危機?

楊明傑表示,AI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經濟,同時涉及到人類未來發展的各個面向。第一就是對於AI的投資,可讓更多的人蔘與AI發展;第二,它是基於開源的平臺,不是由某一個國家或者公司來主宰。像上海合作組織,他們積極參與推動AI發展的倡議。

此外,面對美國對中國施加的經濟和關稅制裁,楊明傑認爲,中共建政之初也面臨很多制裁,但事實證明中國反而越來越強大,所以不用擔心。他強調,制裁是雙刃劍,也可能傷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