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投資:人形機械人是投資中國未來科技或需考慮的創新領域之一 把握相關投資機會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安聯投資發文稱,中國的長期經濟目標是建立以科技密集型製造業爲基礎的未來增長模式,並減少以往對房地產和基建的依賴。隨着時間,預期這將帶來一個更具活力和多元化的投資領域。人形機械人只是投資者在投資中國未來科技時可能需要考慮的創新領域之一。把握人形機械人相關的投資機會。

事實上,美國對中國企業採購高規格科技零件的交易限制,旨在打擊中國創新,但這反而推動中國在未來主要產業日漸實現自給自足。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DeepSeek—中國版的ChatGPT—在一月推出時震驚了科技界。

雖然DeepSeek的發佈被廣泛報導(因其對全球的科技股帶來影響),但還有許多其他跡象顯示中國正在“低調”地取得進展。

安聯投資稱,人形機械人的應用範圍廣泛,有潛力改變各行各業、提高生產力,並從根本上重新定義我們與科技互動的方式。預期至2035年,人形機械人的潛在市場總額將達到380億美元,具有潛力在多個領域廣泛應用。

雖然目前全球與人形機械人相關的大部分焦點都集中在美國主導的開發上,但中國企業作爲機械人功能主要組件的供應商,在這一行業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這包括高度精準的感應器、控制系統、摩打零件、高效能電池解決方案和半導體科技。

安聯投資表示,憑藉中國深厚的行業價值鏈和製造優勢,中國生產的零件與美國和日本競爭對手的產品質素差距正在縮小。隨着行業領導者競相將人形機械人推向大衆市場,中國企業繼續提供能將人形機器人推向商業化所需的規模和成本優勢。

中國擁有全球約三分之二的機械人專利,十多年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械人市場,並在自動化和自主科技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這些在工業機械人領域的專業知識,爲中國在新興人形機械人領域的影響力奠下基礎。事實上,在2025年CES活動中與黃仁勳一起登上舞臺的14個人形機械人模型中,有4個是由中國企業開發。

新科技不可避免地需要時間才能被廣泛接受和理解。然而,中國日漸將智能應用融入日常生活,成爲硬件工程與以人爲本設計之間的橋樑,以人爲本的設計正是人形機械人應用的核心。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