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3D列印訂單 旺到年底

安集集團3D列印零組件打入航太、軍工供應鏈。圖/袁顥庭

安集所開發3D列印機。圖/袁顥庭

安集(6477)董事長黃國棟表示,臺灣太陽能產業低迷,公司積極轉型發展3D列印新事業,成功打進軍工、航太供應鏈。目前產能滿載,訂單能見度已到年底,預期3D列印部門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今年營收可望年增5倍,營收佔比有機會達到5%,將是安集未來營運成長引擎。

太陽能市場因進口模組價格競爭激烈,以及客戶案場施工延遲,估計今年太陽能模組營收衰退。公司發展海上型模組、光電建材模組,其中光電建材模組已經小量出貨,安裝在示範案場,期望明年放量。

黃國棟直言,太陽能產業長期展望不理想,安集自2018年開始投入金屬3D列印事業,去年轉虧爲盈,今年營收和獲利都會大幅成長。3D列印的訂單能見度已經到今年年底,產能維持滿載,目前共計有六臺3D列印機,年底還會再增加兩臺,合計達到八臺,隨着新產能加入,預計下半年營運動能將優於上半年。整體來看,今年營收可望年增5倍,營收佔比有機會達到5%,明年成長動能看好。安集投入3D列印多年,建立從設備、金屬粉末到3D列印,完整的一條龍供應鏈。目前3D列印客戶有20~30家,應用類別廣,主要客戶包括軍工、航太、高階自行車等應用,其中軍工與航太應用佔比達一半。

安集去年與翔大公司合資成立集翔電子動力公司,從事無人機零組件生產。集翔所開發無人機零組件包括小馬達、軟體開發和機架等等,其中機架就結合了安集的3D列印。黃國棟指出,目前積極和國外無人機大廠接洽,拓展非紅無人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