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用活臨時救助 提升保障溫度

臨時救助作爲社會救助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着“託底線、救急難”作用,是民生保障兜底性防線。近日,記者從安徽省民政廳獲悉,2024年全省實施臨時救助約13.7萬人次,支出資金約2.51億,救助水平爲1828元/人次。各地多措並舉發揮臨時救助及時靈活功能特點,不斷提升救助幫扶實效和溫度。

我省將臨時救助與生活救助、專項救助、鄉村振興進行有效銜接,保障“救”到實處。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審覈確認三個工作日內,發放同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的臨時救助金,實現無縫對接。在實施醫療、教育、司法等專項救助基礎上,根據需要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增強救助合力效果。並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取穩定收入的已脫貧或監測戶且基本生活發生困難的家庭實施臨時救助。2024年臨時救助中因病76615人次,因學2459人次,防返貧監測戶492人次。

目前,全省鄉鎮街道100%落實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實行備用金定期補充、滾動使用,推行急難型先行救助後補手續,一次申請多次救助等,發揮基層救助主動權,增強救助及時性。2024年全年共撥付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約2.31億元,發放臨時性補貼約23萬元。

結合臨時救助功能定位,發揮承諾製作用,根據受助對象類型、狀況,簡化審覈確認流程、提交材料和辦理手續。發揮主動發現職能,利用好低收入人口信息平臺實時動態監測功能,爲臨時救助提供基礎數據,積極實施精準救助。

此外,針對少數其他救助幫扶實施後仍有困難的特殊家庭,需要實施更高標準的救助幫扶,鄉鎮街道可組織召集利益相關方,採取“一事一議”方式,提高臨時救助標準,緩解受助家庭困難。2024年全省一次性臨時救助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受助對象爲9309人次,確保特殊家庭能平穩度過基本生活臨時困難期。(記者 檀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