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高校下週連續放假七天

再過幾天,大家將迎來三天的清明節小長假。不過,有些人下週可以連續放假七天。3月24日,安徽省一所高校發佈放假通知,下週將連續給全體師生放春假一週,讓不少人心生羨慕。雖然國內不少學校推行春假,但若想全國統一推行卻並不是一件易事,需要相應的配套政策措施。

安徽一高校下週全校師生放一週春假

3月24日,宿州航空職業學院發佈了一則《關於“泛美春假”的放假通知》,學院決定3月31日-4月6日全校放假,連續七天。這也引起不少人羨慕。

“我們是安徽省首個放春假的高校。2019年以來,已經連續放春假七年了。”宿州航空職業學院黨委宣傳部有關人士向合新聞記者表示,“放春假,並不等於放任撒歡,或者在寢室睡覺、打遊戲。”

學院號召所有師生,放下書本,所有員工,放下工作,拋卻煩憂,帶上家人,帶上愛侶,呼朋引伴,去攬萬里山河勝景,抒胸中澎湃激情。圍繞春假的具體安排,學院給全體師生提出幾點期望。

無論是沉浸賞花的愜意、體驗戀愛的美好,還是獻花於先祖英烈墓前、無人機空中賞春、與AI共創作品、瞭解非遺技藝、參與社會實踐、品嚐中華美食等,都將賦予這個春假不同的意義。

有關人士向合新聞記者表示,通過放春假,不僅讓師生們擁有了更多與自然親近、與愛人相伴的機會,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周邊文旅消費,爲經濟復甦注入活力。

宿州航空職業學院創辦於2021年,位於宿州市宿馬現代產業園區,是一所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在籍學生近4000人。合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是四川泛美教育投資集團旗下10所航空院校之一。今年也是這家教育集團旗下各院校放春假的第七個年頭。

支持聲背後,部分家長也有一些現實顧慮

如何看待,學校放春秋假的意義?

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李長娟認爲,學生對於知識的獲取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絕不僅僅是通過課堂和書本學習獲得,也包括到博物館、圖書館、大自然中去學習。“有條件的地方,讓中小學生放春秋假是有助於完善教育體系,提高教育質量。”

在李長娟看來,設置春秋假有助於平衡好學習、生活、休閒之間的關係。適當放鬆,放緩一些節奏,這對於社會發展,乃至經濟增長都很有益。

不過,合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一片支持聲的背後,也有人表達了顧慮,尤其是針對中小學推行“春秋假”。

“會不會耽誤孩子學習?”在部分中小學存在中高考升學壓力下,有些學生家長擔憂,“放春秋假會亂了教學進度”。

“孩子放假,自己不能休假,還是沒法出遊。”在企事業單位還沒有嚴格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的情況下,也存在學生已放假、家長在上班的情況。

去年9月,在浙江省民呼我爲統一平臺上,一份名爲《建議取消杭州市主城區學生的春假秋假》的信件引起了不少關注。

“考慮一下雙職工多孩的家庭,孩子們放秋假,那麼孩子父母單位是否也能同時放秋假?”這位家長就呼籲,如果孩子放假在家,父母在上班,孩子在家的安全問題誰來確保?

全國多地實施春假,有的地方已經推行20年

合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安徽省外,也有一些高校和中小學最近相繼發佈了關於春假的通知。

3月17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宣佈,將於4月7日至13日放春假,鼓勵學生放下課本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學校表示,春假期間,本科生、研究生停課,不調課、不補課。

3月18日,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發佈通知,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25年放春假2天,與清明假期相加,可連休5天(4月7日至8日)。

親近自然、參加勞動、紅色教育、體驗生活……各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擬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可安排學生以分散或自由組合的方式開展活動,學校及其團、隊組織也可組織開展集體活動。

浙江省杭州市是全國最早探索放春秋假的城市之一。2004年,杭州率先在全國中小學實行春秋假。那時候,春假時間超長,第一年春假從4月25日放到了5月9日,足足有15天。近期,杭州市上城區、拱墅區、錢塘區等城區都發布了今年春假時間安排,有的春假連上五一假期,最多能放9天。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校歷顯示,今年學校計劃4月26日至5月4日放春假,連休9天。合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還曾於去年9月28日至10月6日放秋假,同樣也是9天。

“這個學校很貼心。”合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合新聞客戶端,不少讀者對宿州航空職業學院的做法投來羨慕的眼光,也有很多人表示支持。“放下書本,放下工作,感受美好春光!”“我也要給孩子放個假!”

國家層面多次表態鼓勵中小學設置春秋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以下簡稱兩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而合新聞記者梳理髮現,中小學春秋假探索的相關政策依據可追溯至十年前。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就提出,在保持全年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前提下,鼓勵高等學校靈活調整寒暑假安排,並授權地方政府“探索安排中小學春假或秋假”。

2019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發佈的《關於改善節假日旅遊出行環境促進旅遊消費的實施意見》明確,在嚴格落實《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在保證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結合氣候環境等情況統籌寒暑假時間,制定出臺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引導職工家庭在適宜出行季節帶薪休假。

《安徽省“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在“優化旅遊消費環境”方面,也提出,結合實際制定中小學實施春假和秋假管理辦法,健全研學旅遊課程體系。

最近兩年全國兩會期間,和“春假”相關的話題都會引發關注和熱議。

2023年,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梅亦也曾建議,增設中小學生春秋假,在全國範圍內探索和推進中小學生“春秋假”制度。

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龐永輝提出,因地制宜、錯峰休假,在全國分步推廣“春秋假”制度。3月4日,相關話題衝上了社交媒體熱搜。

龐永輝建議,南方地區可考慮將“春假”設在五一假期之前,北方地區“春假”考慮銜接在五一假期之後。未來,再視“春假”執行情況,逐步考慮推行“秋假”制度。

真正走進現實,還需多方協同發力

合肥市旅遊協會秘書長朱善榮向合新聞記者表示,全國統一推行學生“春秋假”並非易事,所以“兩辦”提出的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春假如果可以推廣,建議和春季研學時間點相契合。”朱善榮認爲,因爲時間更自由,可以爲學生們提供額外的假期時間,避免寒暑假旅遊高峰,它可以促進研學旅行的普及和發展。

朱善榮建議,現在正是各學校推出春季研學旅行的時間段,教育和旅遊部門可以共同打造和規範研學教育基地,將春假研學納入各學校的“田間教育課堂”或是“第二課堂”,讓孩子們既能放鬆身心又能增長見識,緩解學業壓力。

“讓中小學生春秋假真正走進現實,需多方協同發力。”朱善榮認爲,首先各地要繼續推動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只有這樣,才能解決中小學放春秋假帶來的孩子看護難題。

“中小學春秋假要與整體教學安排無縫對接。”李長娟認爲,中小學放春秋假可能會對現行教學計劃和進度、考試安排等帶來一定影響,校方需要做好統籌安排。

除了家長要破除焦慮心理,李長娟建議,各地結合實際制定中小學放春秋假的實施辦法,學校在教學模式上做出相應調整。

深一度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晚報-合新聞記者 方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