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長:10萬臺農機實現有效部署 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保養的時候,電瓶兩個電極一定要壓緊壓實,虛接容易打火,造成電火花,引起火災事故。”近日,在安徽省天長市汊澗鎮禾禾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機手王華在對打捆機、拖拉機進行維修保養時,市農機推廣站的技術員在一旁跟進指導,不時提醒注意事項。
而在仁和集鎮,該集鎮正集中對農機手進行培訓。“這個螺絲有點鬆,要擰緊,像這些部位都要仔細檢查,絲毫不能馬虎。”培訓現場,天長市蘆龍農事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明文在指導農機手檢修保養大型水稻收割機。
連日來,天長市組織技術人員,對收割機、打捆機、插秧機等大中型機械進行全面維修和保養,保障10萬臺農機設備高效投入搶收搶種工作。
眼下,天長市近100萬畝小麥陸續進入成熟收割期。該市搶抓當前晴好天氣,組織人力、機械,投入搶收工作,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麥熟一晌,重在爭搶。針對夏收、夏種時節時陰時雨、天氣變化不定,且時間緊、任務重、季節性強的特點,天長市精心組織安排,提前備足農機,切實搞好“三夏”服務。全市相繼備足收割機、拖拉機、插秧機、旋耕機等農機10萬餘臺套,並從江蘇、山東等地組織2000餘臺套大型收割機來天長跨區作業。市農技部門通過會議、廣播、電視等開辦技術講座,引導農民積極做好小麥搶收工作。同時,以村(社區)爲單位,按照“託管”模式完成了“三夏”搶收搶種機械網格化配置,制定“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方案和相關應急預案,並圍繞糧食機收減損、農機安全、“六位一體”農機大託管等內容開展技術培訓。
天長市農機局局長楊青介紹,今年“三夏”全市將組織8個農事託管指導組、16個農機化技術服務隊、20個小麥機收應急搶收服務隊,並依託農機經銷商成立20個農機售後服務隊,巡迴田間地頭開展農技指導和農機搶修服務。
近年來,天長市通過政策扶持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現代化農機設備廣泛應用於田間地頭。目前,全市農業機械化率達90%以上,耕種收儲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5%。今年夏收,全市力爭一週內完成小麥搶收任務。(李炳旺 汪昌化 董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