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石臺縣創新“護苗”工作機制 全方位守護未成年人成長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爲進一步推進“護苗”工作,更好地鞏固“掃黃打非”工作成果,安徽省石臺縣積極探索新模式,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融通發力,護航未成年人成長。
普法教育 築牢法治防線
縣檢察院發揮引領作用,由主要領導帶頭,全體院領導均擔任學校法治副校長,依託“沐童·點石”工作室,積極開展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結合檢察司法辦案實際,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法律的威嚴。結合國家安全教育日和“六一”兒童節等時間節點,檢察院先後開展“攜手關愛,共護未來”“國家安全 青春挺膺”校園法治宣傳活動,將“交通安全”“防性侵”“抵制校園欺凌”“國家安全”等法治小常識送入校園。同時,精選優秀普法教育培訓課件,組織學校安排時間讓學生觀看並由專人講解,確保法治教育入腦入心。藉助市檢察院“沐童”法治微課堂平臺,錄製“沐童”法治微課堂,通過講述生動案例,向同學們介紹針對“罪錯少年”的幫教場所——專門學校,讓同學們認識到“專門學校”既能助力罪錯少年重返正途,又能保護受害者遠離違法犯罪行爲帶來的恐懼。
創新活動 做活“護苗”宣傳
通過“三點發力”進一步創新“護苗”載體,深化“護苗”成效,鮮活“護苗”宣傳。找準“因人施教”着力點,提高宣傳活動“感染力”,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多舉措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做到走“新”又入“心”。在春節期間,將“護苗行動”與傳統文化融合起來開展“迎新春·剪窗花”暨“掃黃打非·護苗成長”宣傳教育活動,讓孩子們在體驗剪紙藝術魅力的同時潛移默化接受健康文化薰陶。藉助“三下鄉”活動契機,結合“迎新春·送春聯”活動深入推進“掃黃打非”宣傳“進農村”。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期間,組織學生利用週末時間繪製“掃黃打非·護苗行動”主題原創手抄報,圍繞綠色閱讀、文明上網、拒絕盜版等內容展開,一幅幅作品以“文明上網盾牌”“綠色小衛士”“哪吒護苗”等創意元素,傳遞青少年對清朗網絡空間的思考。
執法行動 淨化成長環境
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在開學季和“雙考”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集中清理整治活動,對縣城校園周邊的文具店、書店、打印店等經營場所進行檢查,重點清查校園周邊商店向未成年人出售暴力血腥等非法出版刊物、銷售問題食品和菸酒的行爲。對轄區內的KTV、網吧等文化娛樂場所進行檢查,杜絕違規接納、聘用未成年等行爲,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今年累計組織聯合執法檢查12次,共查繳各類非法出版物89件。網信與公安部門緊密合作,組織開展“護苗”“淨網”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主動出擊,廣泛蒐集淫穢色情、暴力血腥等不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非法網絡平臺、網站、QQ羣等情報線索,並依法進行查辦,堅決防止不良信息侵蝕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家校聯動 營造家庭氛圍
通過寒暑假向所有學校學生和家長髮放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相關讀本及安全倡議書等形式,提醒家長落實監護人責任,讓學生遠離危險。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全面貫徹落實相關法律,開展預防性家庭教育指導,提高未成年人父母及其他監護人的監護意識、監護能力和法治觀念。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門輪流組織重點關注關愛對象家長進行一對一約談,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落地普及。同時,建立並推動“督促監護令”制度,檢察機關針對涉案未成年人監護人監護缺失、監護不當等情形,制發《督促監護令》,並同步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減少因監護問題導致的未成年人犯罪或被侵害情況。
案件查辦 形成高壓態勢
綜合運用心理干預、心理疏導、觀護教育、家庭教育指導等手段,提升幫教質效。建立撤銷附條件不起訴案件“一案一分析”制度,加強對案件的剖析,及時發現問題並以“個案指導+類案推進”的方式提升辦案質量。對於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建立倒查機制,對強制報告義務主體實行“每案必查”,對不履行報告義務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責。針對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檢察院與法院加強聯動,會商研判證據認定和量刑幅度等問題,從嚴從快打擊犯罪。此外,檢察院推動建成未檢“一站式”辦案區,會同婦聯、關工委等單位,爲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導、身體康復、生活安置、復學就業等多元救助,幫助他們脫離困境。
石臺縣創新“護苗”工作機制,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防護體系,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網,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相信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護苗”工作將取得更加顯著成效,爲石臺縣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