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老人未斷氣 火化宣導上門 家屬怒轟:殯改太粗暴

安徽鎮一村民發佈視頻稱家中老人尚未去世,當地鎮政府工作人員就上門要求火化。(取材自極目新聞)

安徽阜陽有村民發佈視頻,稱家中老人尚未去世,當地鎮政府工作人員就上門要求火化,讓家屬氣炸。當地政府表示工作人員當時正在進行殯葬改革政策宣傳,並非要求立即火化,事後也發佈道歉聲明;但網友批評官方做法「過於簡單粗暴」、「沒讓家屬給揍了已經是人家很有涵養了」。

綜合大象新聞、新黃河等媒體報導,近日安徽阜陽潁上縣紅星鎮有村民發佈視頻,稱家中老人尚未去世,當地鎮政府工作人員就上門要求火化。視頻顯示,一名老人躺在地上,幾名工作人員站在門口,家屬情緒激動。

紅星鎮政府工作人員解釋,當地有「人快去世時放在地上」的習俗,工作人員當時正在進行殯葬改革政策宣傳,並非要求立即火化。據瞭解,當地政府依據縣政府文件,每日在7個村開展入戶宣傳,提供免費遺體接運、火化及骨灰寄存服務。

但人還沒過世,政府人員就上門宣導遺體接運和火化,不僅家屬無法接受,也引起網友撻伐,「人還吊着一口氣呢,你就過去勸人家人死了要火化。這不是盼着人家趕緊嚥氣嗎?」「中國官員滑稽之談無處不在啊」。

極目新聞評論認爲,紅星縣宣導殯葬政策的手法過於簡單粗暴,違背了常理人情。工作人員在老人還在世時,上門提及火化等喪葬事宜,無異於在家屬傷口上撒鹽,無論出發點如何,都難以避免「冷漠」「不近人情」的觀感。

評論稱,殯葬改革事宜的宣傳,應該更講究時機和場合,至少要避開老人病重,家屬焦急的時刻,語言態度也應該更溫暖一些,不能只講政策條款,也要傾聽家屬的實際困難。再好的政策,也需要「潤物細無聲」的宣傳方式,基層工作者面對的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政策的推進不能只看到「要求」和「效率」,更應關注「理解」與「接受」。

紅星鎮人民政府事後發佈道歉聲明,稱相關負責人已和社區同志上門道歉,爭取當事家庭諒解,強調未來將結合本地實際,穩妥有序推進殯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