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週報 | 英偉達H20將恢復中國區銷售;OpenAI發佈ChatGPT Agent
英偉達H20將在中國恢復銷售
7月15日,英偉達宣佈AI芯片H20將恢復在中國的銷售。英偉達表示,公司正在提交重新銷售H20的申請,美國政府已保證將授予許可證。英偉達還表示,將推出一款全新的RTX PRO GPU。隨後,AMD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AMD也收到美國政府的通知,向中國出口MI308的許可證申請將被推至審覈流程,公司計劃在許可證獲批後恢復出貨。
點評:此前H20和MI308出口中國受限,對兩家公司的財務數據有一定影響。以AMD爲例。今年4月該公司表示,出口限制將使公司損失8億美元。這兩款芯片恢復在中國的銷售,則有望幫助英偉達和AMD“收復失地”。此前TrendForce集邦諮詢預計,今年國內AI業界外購英偉達、AMD等芯片的比例約42%,低於去年的63%,近日該機構又更新了數據,將今年外購英偉達、AMD等芯片的預測比例提升至49%。
OpenAI發佈ChatGPT Agent
北京時間7月18日凌晨,OpenAI直播發布了ChatGPT Agent,這一智能體融合了Operator智能體網頁交互能力以及Deep Research功能,使ChatGPT內置計算機能幫助用戶完成複雜的多步驟任務。這些任務包括“查看我的日曆並根據近期新聞介紹即將舉行的會議”“分析三個競爭對手並創建幻燈片”等。用戶還可以執行一些重複任務,例如將屏幕截圖轉換爲可編輯PPT、用新的財務數據更新電子表格、重新安排會議。
點評:OpenAI曾單獨發佈Operator和Deep Research功能,Operator可以滾動、點擊網頁,Deep Research主要面向信息深度分析和整合任務,此次融合Operator和Deep Research的功能推出ChatGPT Agent,能讓用戶使用AI時更“絲滑”。不過,智能體的能力基於背後的基礎大模型,OpenAI原本準備在7月發佈的GPT-5仍未面世,OpenAI還需要通過推出新模型來證明自己的領先性。
黃仁勳年內第三次訪華
英偉達CEO黃仁勳年內第三次訪華。7月14日,黃仁勳與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的合影在網絡上流傳。黃仁勳還參加了7月16日開幕的第三屆鏈博會,在鏈博會上用中文進行了演講。據商務部網站,7月17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了黃仁勳。王文濤表示,中國吸引外資政策不會變,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黃仁勳表示,英偉達願意同中國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領域深化合作。
點評:黃仁勳年內三次訪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英偉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國內人工智能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對英偉達而言,中國市場難以割捨。黃仁勳此前多次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看好,近日他還表示,希望向中國提供比H20更先進的芯片。在鏈博會接受媒體採訪時,黃仁勳還表示,希望英偉達中國業務的增長還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MiniMax 被曝完成近3億美元新融資
7月14日消息,媒體報道稱大模型獨角獸MiniMax近期已基本完成近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後公司估值超40億美元,本輪融資出資方有上市公司,也有交叉基金和大型國資平臺——上海國資。據知情人士透露,此輪融資在半年前便已經開啓,目前已經基本確定。
點評:目前MiniMax並未對外做出任何迴應。據公開資料顯示,本輪融資結束後,國內估值達到300億元的大模型公司僅有MiniMax和智譜。MiniMax的投資方包括大廠阿里巴巴和騰訊,也有早期出資方雲啓資本、高瓴創投、IDG、明勢資本、米哈遊等,但此前並未有國資背景資方參投。
谷歌24億美元拿下AI編程明星公司
7月12日,谷歌以24億美元技術授權費與AI編程公司Windsurf達成合作,吸納其CEO、聯合創始人及部分核心團隊,導致OpenAI原計劃的30億美元收購交易告吹。這是一次典型的反向人才收購(Reverse Acqui-hire),此交易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全盤收購,其核心是人才與技術的精準剝離。就在行業正討論管理層“背刺”員工時,7月15日,AI 編程初創公司 Cognition 宣佈已與 Windsurf 簽署收購協議。本次收購涵蓋 Windsurf 的知識產權、產品、商標和品牌,以及其業務,也就是說Windsurf分解:一半加入谷歌,一半加入Cognition。
點評:Windsurf的收購進程頗具戲劇性。根據此前報道,OpenAI 原本計劃以30億美元收購 Windsurf,但該筆交易談判在近期結束,具體原因則是與微軟的協議要求OpenAI技術共享,但Windsurf處在中間很難辦。
張朝陽對話物理學家徐一鴻:比起AI更需要人類的超級大腦
7月16日,著名物理學家徐一鴻與搜狐CEO張朝陽展開一場物理對談。針對近期有研究預測“AI未來或能發展出類似人類的物理直覺”,徐一鴻教授指出,當前AI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快速訪問大量數據庫上,“目前AI能做到的可能是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不斷地增加一些變量、參數,但這不是探索物理的方式,我們還是需要一些人類的超級大腦。”張朝陽表示認同,前沿物理研究仍依靠人類思維,AI無法產生類似人類的“直覺”。
點評:二人的對話爲當下高速發展的AI注入一劑“清醒劑”。徐一鴻認爲未來物理學的發展是難以預見的,需要年輕人自己去創造。但學界並非否定AI價值,AI作爲強大工具,能解放人類大腦於繁瑣計算,加速驗證猜想。
百度蘿蔔快跑搭上Uber快車
7月15日晚,百度蘿蔔快跑宣佈與移動出行服務平臺Uber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將蘿蔔快跑無人駕駛出行服務拓展至美國和中國大陸以外的全球多個市場。按照計劃,數千輛蘿蔔快跑無人駕駛汽車將接入Uber全球出行網絡,今年年底前,雙方將率先在亞洲和中東地區部署蘿蔔快跑第六代無人駕駛汽車,未來將逐步擴展至全球更多市場。服務上線後,乘客可通過Uber App呼叫到由蘿蔔快跑提供服務的無人駕駛車輛。
點評:出行服務是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關鍵場景。蘿蔔快跑的競爭對手小馬智行、Momenta 和文遠知行等此前都與Uber達成合作佈局海外市場。Uber作爲全球最大出行平臺,擁有成熟的運營網絡與用戶基礎,業務涵蓋出行、配送和貨運,幾乎是自動駕駛行業“標配”的出海夥伴。在過去幾年,Uber還曾投資了中國自動駕駛出行企業文遠知行,近期還有傳聞稱Uber擬收購小馬智行美國業務。
Anthropic估值已超1000億美元
據外媒消息,OpenAI的主要競爭對手Anthropic正成爲資本追逐的焦點。部分投資者正考慮以超過100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新一輪投資,知情人士透露,Anthropic目前並未正式啓動融資,但在硅谷,對頂尖人工智能公司發出預先融資邀約的情況已成爲常態。這次融資將顯著提升Anthropic的估值。今年3月份,Anthropic完成了以615億美元的估值融資35億美元的交易。
點評:有關新一輪投資的討論正值Anthropic收入激增之際。據報道,該公司的Claude聊天機器人業務年化營收在過去一個月內已從30億美元攀升至40億美元。這一增長勢頭表明,儘管整個行業仍在鉅額投入,但頭部 AI 公司已展現出強大的商業化能力。分析師表示,如果Anthropic的營收能夠繼續快速增長,那麼1000億美元的估值也是合理的。
谷歌豪擲30億美元採購水電,助力數據中心擴張
7 月 15 日消息,谷歌宣佈,已與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旗下的布魯克菲爾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伙伴達成協議,將支付超過 30 億美元採購無碳水電。這一舉措旨在支持谷歌不斷擴張的數據中心對能源的需求,同時推動其可持續發展目標。根據協議,首批合同包括爲期 20 年的電力採購協議,總金額達 30 億美元,涉及賓夕法尼亞州兩座水電站共計 670 兆瓦的發電容量。
點評:谷歌及其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競爭對手——Meta、亞馬遜和微軟,都在積極尋求爲不斷擴張的數據中心採購能源。谷歌已投入數百億美元以確保其能源供應的穩定性;Meta 則幾乎收購了一座核電站;微軟也與一座核電站達成了爲期 20 年的能源採購協議。
Meta挖走蘋果兩名關鍵AI研究人員
有消息稱,Meta挖走了蘋果公司的兩名關鍵AI研究人員。兩名研究人員Mark Lee和Tom Gunter將加入其超級智能實驗室(Superintelligence Labs)團隊。此前不久,Meta還從蘋果挖走了人工智能模型負責人龐若鳴(Ruoming Pang)。
點評:硅谷的AI人才爭奪戰趨於白熱化。Meta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後,近期從美國其他公司挖走了不少AI人才,包括OpenAI、Anthropic和谷歌的AI研究人員。Meta這種行爲引起了其他公司的不滿。有消息稱OpenAI CEO奧爾特曼近期向OpenAI研究人員發出一份迴應,稱Meta的行爲方式讓人感覺有些厭惡,並表示OpenAI正在評估整個研究團隊的薪酬。
臺積電第二季度利潤同比增長六成
7月17日,臺積電公佈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該季度臺積電營收爲新臺幣9337.9億元,收入同比增長38.6%,淨利潤爲新臺幣3982.7億元,同比增長60.7%。分業務看,HPC(高性能計算)環比增長14%,收入佔比提升至60%。臺積電第二季度收入超過此前指引,臺積電高管表示,主要是由於HPC AI需求強勁,並預計第三季度驅動力主要來自先進製程。
點評:臺積電實現了連續六個季度的利潤增長,美股臺積電市值則已超1萬億美元。臺積電的主要客戶包括英偉達、蘋果等。其中,英偉達作爲AI芯片供應商,面向的AI芯片市場需求強勁。近日英偉達宣佈H20將在中國恢復銷售,對於臺積電業績也將帶來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