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續強 8月工業生產指數連18紅、創同期新高

統計處表示,8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118.22,年增15.48%,主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續強,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穩健提升,但部分傳統產業因市場需求續疲,客戶下單保守觀望而續呈減產,抵銷部分增幅;累計1至8月較上年同期增加17.75%。

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31.52%,主因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需求不減,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需求拉昇;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制品業年增3.8%,受惠人工智慧應用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惟可攜式電腦、其他電腦設備及零組件等產品外銷減少,抵銷部分增幅,累計1至8月較上年同期增加42%。

傳統產業方面,受全球經貿情勢波動影響,市場需求續疲,基本金屬業、化學材料及肥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機械設備業皆呈現年減。其中機械產業年減1.24%,主因去年基期高,及今年受關稅影響客戶下單保守,不過受惠半導體擴產,相關設備與自動化倉儲需求帶動,前八月累計仍成長6.92%。

統計處預估9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14.58~118.58,年增15~19%。據統計處調查,製造業者認爲9月生產量將較8月增加廠商家數佔7.5%,持平者佔71.2%,減少者爲21.3%,以家數計算的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爲43.1,按產值計算動向指數爲48.0,預期9月生產指數將較8月減少。

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分析,8月製造業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強勁,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帶動,推升整體產出動能。不過,傳統產業表現相對疲弱,除受到關稅影響外,另一方面如基本金屬、化學等產業則因全球產能過剩承壓。

陳玉芳指出,工業生產指數若要全年創新高,未來四個月平均需達82.28;若要全年成長10%,則每月須達98.98;若目標成長20%,則每月更須拉昇至1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