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熱絡帶動 9月景氣燈號轉亮黃紅燈
國發會今天發佈9月景氣燈號,綜合判斷分數上升至35分,由綠燈轉爲黃紅燈,終止連4個月亮綠燈。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陳美菊表示,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與雲端服務需求強勁,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臺股上漲等3大因素,帶動分數上升。
9月景氣燈號綜合判斷分數爲35分,較8月增加4分,燈號由穩定的綠燈轉爲景氣轉向的黃紅燈。
觀察景氣燈號9項構成指標,股價指數轉呈黃紅燈、製造業銷售量指數轉呈紅燈,各增加1分;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轉爲黃紅燈,增加2分;其餘6項燈號維持不變。
國發會表示,領先指標微幅上升,同時指標僅略微下滑,顯示景氣仍延續成長態勢。
陳美菊說明,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服務需求強勁,帶動相關供應鏈外銷動能;消費性電子產品備貨效應、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帶動臺股上漲等因素,讓分數大幅增加4分。
陳美菊談及,產業表現不均狀況,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傳統產業,汽機車銷售仍未明顯復甦;不過,傳產工業生產中,化學及塑膠業已微幅回升,基本金屬雖仍衰退,但跌幅已收斂,「景氣已穩住」,仍會密切觀察整體情況是否回升。
媒體關注普發現金1萬元的影響,陳美菊表示,民間單位調查民衆運用普發現金1萬元的意願,以旅遊、投資爲多;存起來的佔比不多,估能帶來內需消費動能,12月的市況可能會比較明顯。
展望未來,陳美菊表示,第4季有望維持在綠燈以上,若對等關稅談判結果獲得比目前更優惠的稅率,後續應該會往好的方向走;不過,仍須留意美中貿易協議後續進展、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向、AI訂單是否持續等,尤其股市已經在高點,金融市場的風險是最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