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爆發 法人點名這四檔 PCB「缺貨概念股」受矚目
隨AI需求持續強勁,帶動部分高階PCB產能及上游原材料供不應求,包括玻纖布、銅箔、鑽針等,使得「缺貨概念股」如金居(8358)、富喬(1815)、尖點(8021)、臺光電(2383)成爲市場熱議焦點。
法人指出,AI需求持續強勁,帶動2025年雲端巨頭加快算力相關的建置, 2025年CSP的資本支出成長率上修至57%,2026年也高達45%,粉碎市場對於AI泡沫化的疑慮,成爲AI供應鏈景氣持續大好的主因。
而AI伺服器訓練和推理型機款,規格均較一般型大幅提升,造成部分高階PCB供應吃緊。PCB佔總成本比重雖不高,但相較於一般伺服器,價值成長卻相當驚人,如訓練型較一般型產值激增300%、推理型又較訓練型大增148%。
隨着AI伺服器平臺轉換,PCB上游原材料也跟着升規,如銅箔基板由M8升級至M9,而其關鍵材料玻纖布,則往石英纖維布、Low DK等布種進行升級,但因產量少,需求大、驗證時間長,因而造成供應逐步出現短缺。
法人表示,在銅箔基板(CCL)領域,隨傳輸速率換代翻倍,要求更低的Dk(介電常數)、更低的Df(介質耗損)、更低粗糙度(Ra),技術難度更高,如輝達採用EM-896K3/K2、ASIC體系採用EM-896K2,臺光電均已通過認證。
此外,根據法人調查玻纖布的供需狀況,2026年一代布需求每月1,500萬米、二代布250萬米、三代布與石英布約100萬米;而Low Dk布產能於2026年擴產後,每月約1,000萬米的供應量,與需求相比仍存在供應缺口。
鑽針方面,傳統PCB普通鑽針的使用壽命,透過研磨方式約爲每針8,000~10,000孔,HDI板微型鑽針約2,000孔、使用M9製造PCB時,鑽針壽命更縮至200孔。隨AI需求帶動,使鑽針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