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世代下數位化防災 14國促進合作尋新動能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今舉辦「2025國際防災創新研習營:AI世代下數位化防災治理」。圖/國科會提供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今舉辦「2025國際防災創新研習營:AI世代下數位化防災治理」,與14個國家的35位專家學者及國際學員齊聚臺北,分享環境監測、風險評估、早期預警到決策支援的完整災害治理資訊鏈,以科技與跨域合作,迴應日益複雜的複合型災害風險。

本次研習營重要講者包括:菲律賓前環境部部長Antonia Yulo Loyzaga、臺大地質科學系教授吳逸民、美國災害管理和人道援助卓越中心安全合作與計劃主管Clyde Louchez等等。

國科會科國處處長李旺龍表示,國科會自2004年起補助一系列國際防災訓練營,持續支持此項培訓平臺,推廣臺灣防災科研資源與成果,展現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爲可落實的工具與資訊,並透過國際合作網絡與更多國家分享。

他說,面對現今風險型態快速變化,需要以大數據和具學習能力之AI模型爲基礎、結合大規模運算能力,才能由被動應變邁向前瞻治理,並在平時積累防災韌性。

災防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表示,災防科技中心因應數位科技快速發展,以「資料即服務」、「模型即服務」、「運算即服務」爲架構,持續優化從感測到決策的防災鏈結,同步與地方政府、中央部會與國際夥伴合作。

陳宏宇表示,此次活動除強化學員的技術與方法論,也着重技術與在地情境對接,形成具體行動藍圖。AI雖能提升預測與判斷效率,但同時必須提升資料品質、模型實用性與展示介面,在技術與管理雙軌並進下,才能縮短從預警資訊到實際行動的時間差。透過研習平臺,促進區域合作與經驗分享,面對極端氣候與複合型風險的未來,能注入持續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