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超級個體」崛起!5原因微型經濟成主流 這種人最可能被淘汰

職場示意圖。圖/Ingimage

最近由於AI的興起,一個人可以做更多事情,因此全球快速興起一種「微型經濟」現象。微型經濟帶動了一切事物的小型化,一人企業、一人住家、一人餐飲。全球「一人成家」趨勢也興起,不僅重塑消費模式,也影響房地產投資、促成小坪數住宅的大商機, 朝向有彈性、可調整,且關照單身獨居者的產品設計。

微型經濟大行其道,主要有幾個原因:

1.數位平臺普及。平臺降低交易成本(搜尋、支付、物流),使個人能以低門檻進入市場。

2.疫情打擊傳統就業。許多人轉向零工、網路副業,例如加入開Uber、foodpanda送餐行列,都是這種現象的體現。

3.就業結構轉型。製造業自動化與AI導入,減少傳統的穩定工作,迫使勞工尋找新形式收入。未來個人工作者自由接單,可能比在企業上班賺更多錢。

4.年輕世代價值觀。Z世代追求彈性、自由,不願被單一公司長期綁定,更傾向「多重職涯」及「斜槓人生」。

5.需求碎片化。消費市場趨向客製化、小衆化,正好給予微型經濟生存空間。

有些人可能覺得微型經濟的力量很薄弱,其實不然,最近有一個新的名詞是「一人獨角獸」。這是OpenAI的CEO奧特曼(Sam Altman)新造的詞,他認爲AI時代的未來屬於「超級個體」。

未來有2股重要趨勢:一是用AI在短時間內把公司做大,不然就是利用AI技術把公司做小,裁撤不需要的員工。超級個體將會成爲新的創業公司物種,誰會受到最大沖擊?就是那些不大不小的公司。

另外一個值得重視的趨勢是,中產階級在崩塌,AI能代替許多低層次的白領工作,包括金融、零售甚至IT行業,低層人員都被大幅取代。而傳統受薪族在被解僱後,就有可能成爲微型工作者。

最近還有一個重要的名詞是「AI代理人」,未來每個人都能有AI代理人,沃爾瑪甚至爲員工創立AI代理人,讓這些AI代理人互相交流、創造彼此間的商業行爲,迅速放大微型規模。

臺灣有很多小微企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臺灣AI優勢,打造顛覆傳統的超級個體,讓臺灣成爲亞洲微型經濟的模範。

※本文出自「商業週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AI時代「超級個體」崛起!5個原因讓微型經濟變主流⋯這種人最可能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