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賦能實體商業?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北京報道
2023年以來,全球AI技術加速滲透各行各業,實體商業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爲不可逆的趨勢。
作爲目前國內管理規模最大的商業管理集團,珠海萬達商管集團在營萬達廣場已超過510個,遍佈全國228個城市,通過實體規模優勢疊加數字技術能力,其正在重塑商業空間的運營邏輯。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萬達方面瞭解到,珠海萬達商管集團以“萬達智慧商業”平臺爲核心,成功突破1300萬名用戶,推動510餘座萬達廣場及153個外部商業項目實現智慧化運營,已成爲“數實融合”的典型案例。
從信息平權到招商平權
據瞭解,實體商業長期面臨信息孤島、選址低效、供需錯配等痛點。比如在商戶端,可能遇到品牌信息獲取不及時、大小品牌機會不均等、跨區域拓展成本高昂等問題。而在商管端,同樣會因商鋪基礎信息不全面、線上線下客流數據難以關聯等,導致品牌商戶與鋪位並不匹配。
針對這些問題,珠海萬達商管集團於2023年6月推出“萬達智慧商業”平臺,聚焦兩大核心場景——智慧選址和智慧經營。
具體來說,就是把線下萬達廣場和實體商鋪“搬”到了線上平臺。大到城市偏好、商圈定位周邊配套,小到鋪位戶型、客流坪效、業態品類等,事無鉅細地都呈現在數字萬達廣場上,從而使招商選址信息更透明、更公平。
作爲國內首家且規模最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租賃服務B2B平臺,目前,萬達智慧商業已更新至2.0版本,覆蓋510+的城市數據,提煉出300+數據/AI模型,形成PB級規模的商業數據中臺。
這一舉措不僅打破了信息壁壘,更通過300餘個AI模型實現“招商平權”,爲品牌商戶提供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
“信息平權是第一步,招商平權纔是目標。”珠海萬達商管集團副總裁張晶強調。據他介紹,平臺上線至今,已累計上線16萬+數字鋪位,助力4639個品牌進入新市場,888個品牌實現下沉經營,單店選址決策週期縮短40%以上。
以魅KTV爲例,通過分析客羣消費偏好與商圈活力,平臺精準鎖定晉中大學城萬達等年輕人聚集區域,快速填補市場空白。
記者瞭解到,萬達智慧商業的突破不僅在於數據整合,更在於賦予商業空間智能化決策能力。平臺通過AI算法建立品牌與鋪位的精準匹配機制,並推出“總對總”聯發落位服務,整合“選址-加盟-開店”全鏈路,實現全國萬達廣場“一鍵落位”。
截至目前,萬達智慧商業已幫助4639個品牌進入新市場,助力888個品牌實現下沉經營,爲468個品牌完成了區域市場加密。
此外,平臺基於海量數據構建“數字大腦”,幫助品牌優化業態組合、挖掘第二增長曲線。例如,新茶飲品牌“茉莉奶白”藉助平臺匹配大慶薩爾圖廣場優質鋪位,開業即登頂當地飲品類熱門榜;椒愛水煮魚則通過消費者行爲分析,精準調整門店策略,實現業績躍升。張晶表示:“數字化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讓商業空間有溫度、會思考的驅動力。”
激活區域協同效應
珠海萬達商管北區公司正在成爲智慧商業落地的典型樣本。
截至目前,北區業務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內蒙古及東北三省5省1自治區2直轄市,輻射70餘座城市、120+萬達廣場,形成華北與東北區域商業活力網絡。
依託“萬達智慧商業”平臺,北區累計吸引290萬名線上訪問用戶,促成33萬+品牌與招商團隊對接,5367家商戶成功落位,數字化招商效率提升超60%,成爲珠海萬達商管集團內增速最快的區域之一。
據瞭解,傳統招商流程中,品牌從選址考察到簽約平均耗時3—6個月,而北區通過數字化工具將週期縮短至30天內,部分案例甚至實現“24小時極速閉環”。
以瀋陽“樂人碼頭VR”爲例,品牌通過線上匹配盤錦雙興路萬達廣場,從考察到簽約僅用24小時,預售9天銷售額突破10萬元。
“效率是商業競爭的核心。”北區公司總裁許粉指出,平臺通過智能分配資源,將招商周期縮短至少100天,並實時推送鋪位信息,顯著提升品牌響應速度。目前,北區數字廣場已吸引33萬+品牌對接,2024年新開業項目平均招商完成率較傳統模式提升37%。
截至目前,萬達智慧商業已上線153個非萬項目、1.5萬+非萬鋪位,促成1074個外部項目落位。除了推動自身轉型外,記者瞭解到,珠海萬達商管集團還持續向中小商業項目輸出數字化能力,激活區域協同效應。
平臺打通省際消費數據,幫助品牌識別跨城消費趨勢——例如,基於北京五棵松商圈年輕客羣的娛樂偏好,向天津、石家莊等項目導入劇本殺、潮玩等新興業態;針對東北冬季消費特點,定向推薦火鍋、溫泉體驗等季節性品牌。2024年,北區非萬項目接入量同比增長210%,河北廊坊勝芳未來廣場通過平臺二次定位,日均客流提升2.6倍,出租率提升1.67倍。
許粉強調:“北區的價值在於驗證數字化可規模化複製,未來將向行業開放‘智慧招商系統’,推動區域商業體從單點競爭轉向生態共贏。”
(編輯:盧志坤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