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驅動智慧製造 協作機器人仍是市場主力

在人形機器人成爲今年Computex的熱門話題之際,目前機器人產業中實際推動AI落地應用、支撐智慧工廠運作的真正主角,卻仍是協作機器人 (Cobot)。

隨着全球製造業面臨勞動力短缺、成本壓力與轉型升級的三重挑戰,協作機器人以「人機協作」的優勢取代傳統工業機械手臂,成爲中小型企業、智慧工廠導入自動化的首選利器。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 Markets於2024年發佈的報告指出,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17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約7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2.5%。另一家研究機構ABI Research亦在同年報告中指出,受惠於歐洲工業4.0、中國製造2025以及臺灣製造業升級政策等利多,協作機器人已廣泛導入金屬加工、食品包裝、物流倉儲、電子組裝等多元場景,成爲智慧製造的重要支柱。

擁有協作機器人全球市佔超過一半的優傲科技,積極推動協作機器人普及化,針對超過40個產業的不同使用需求打造應用產品。優傲科技表示,導入協作機器人並不是取代人力,而是成爲人力的延伸與輔助,更可大幅降低企業導入自動化的門檻。

隨着AI、視覺感測、即時數據分析等技術日益成熟,未來協作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還會更多元化,尤其在需要精密控制與高負載的場景,企業不僅可以兼顧效率與安全,更可減少人力依賴、替代重複性高的工作,成爲製造業轉型的重要推手。

優傲科技近年推出的UR15、UR30、UR20等產品,已陸續成爲製造業、汽車業、電子代工業的重要幫手。從應用場景來看,協作機器人可協助臺灣製造業精密製造、重載物流、AI檢測、模組化搭線等流程。

而在電子代工廠中,協作機器人可負責進行細部裝配作業,同時與作業員協作,大幅縮短換線時間並降低人爲錯誤率。可預期的是,隨着AI與自動化持續整合,協作機器人將不只是生產工具,更是企業轉型智慧製造的策略夥伴。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